本报讯(记者何海亮 通讯员原随云 李宵岩)连日来,沁水县固县乡各村村民与中药材技术服务队抢抓农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规范有序地栽种半夏等中药材。数十名农户弓腰刨土、精准栽苗,一株株嫩绿的半夏苗在春风中舒展身姿,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春耕进行曲”。
立足县域发展新格局,固县乡紧扣沁水县“东北特色农业发展区”功能定位,积极响应沁水县委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总体部署。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自2024年10月起创新实施“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项目,通过“党委统筹、村村联动、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该项目整合各村土地资源,强化技术支撑,拓展销售渠道,着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中药材产业体系,为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注入新动能。
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固县乡党委政府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村集体提供免息贷款和免费技术服务,切实降低种植风险。创新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拟投资100万元入股固丰源公司,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截至2025年4月,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带动1000余户农户参与其中。其中半夏种植预计亩产达150公斤,年利润可达5000元/亩,为村集体经济突破性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盘活安上村34栋蔬菜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预计年收益100万元。两大特色产业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可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实现务工人员年增收近万元,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端上“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