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经济新闻

蒲县依托特色气候资源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本报讯 近年来,蒲县以生态立县,坚持绿色发展,围绕“中国天然氧吧”和“山西省避暑旅游目的地”这两块金字招牌,通过科学挖掘、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了生态发展与经济提升的双赢。
  该县牢固树立“大健康、大文旅、大康养”理念,充分发掘丰富文化内涵和“好山好水好空气”生态优势,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城市“双品质”建设、乡村景观等,打造了多个以避暑、养生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康养基地。依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善游客集散中心、博物馆等设施,图书馆、政务大厅、产业科技孵化园区和蒲伊西街两个“双子大楼”、托育中心、“那年蒲县”街区等一个个高颜值“新地标”精彩亮相,梅洞山、东岳庙、五鹿山3条“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实现通车;依托西戎文学馆,打造武家沟乡村旅游示范村,西坡国际滑雪场“开板”迎客;依托古镇、古村、古庙开发古建研学游;依托梨果种植业开发“种”风景、“尝”优品、“趣”实践农文旅体验游;依托“中国天然氧吧”生态优势,开发森林康养、特色民宿等业态,形成了“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冬季滑雪”全季旅游场景,让蒲县旅游资源串起来、活起来,打响“心灵圣境·厚德蒲县”文旅康养品牌。
  随着特色气候资源品牌的打响,蒲县的农副产品也搭上了“顺风车”。生猪、肉牛存栏分别达到8万头、3万头,华尧酒、茂洲牛、构树猪等优质农产品入驻高端超市、餐厅,被子垣有机苹果在全国水果口感大赛上获得金奖,蒲县苹果出口尼泊尔,首次走向国际市场;引进大禹生物生猪一体化智慧养殖基地项目,建设饲料、养殖、繁育一体化基地。当地的农副产品因为有“中国天然氧吧”的加持,通过举办农产品采摘节、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将农产品与旅游相结合,深受游客喜爱。
  自4月20日蒲县第九届东岳文化旅游月启幕,蒲县整合文、旅、商、体、农等资源,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新产品,努力办出“新特色、新突破、新亮点”,助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康养旅游目的地,沿黄文旅示范县建设。(霍苗 张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5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8期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