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经济新闻

特色种养铺就致富路

  繁峙县大营镇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村落,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带动,走出了一条特色养殖与规模种植相结合的致富新路,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留守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漫步在万民庄村的乡间小路上,成片的经济林迎风摇曳,整齐的田垄里谷子、黍子等小杂粮长势喜人。村党支部书记刘喜元说:“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地,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严重。如今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不仅盘活了资源,更让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据了解,村里4000多亩耕地通过“农户+合作社”的模式集中流转,发展起500亩经济林和3000多亩小杂粮种植,形成了规模效益,土地产出价值显著提升,每亩增收达800元以上。
  在村庄的另一端,标准化养殖区内牛羊成群。50头西门塔尔牛、200只杜泊绵羊、30头德州驴在这里茁壮成长,这些“活资产”正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村民李建国一边给羊群添料一边说:“以前家里就养三五只羊,就是贴补家用。现在村里统一规划、科学养殖,我承包了50只羊,去年纯收入就有6万多元。”村“两委”通过“引进来”学习先进技术,定期邀请省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走出去”开拓销售市场,与县里多家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让传统养殖业焕发新生,年产值突破200万元。
  万民庄村党支部通过“选、育、管”相结合的方式,从返乡青年、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每月组织技术培训,实行党员包户责任制,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技术;奔波于市场之间,对接销售渠道;深入到农户家中,解决实际困难,成为村民致富的“主心骨”。党员示范户王建军带头试种新品种谷子,成功后向全村推广,带动20多户村民增收。
  如今的万民庄村,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新建的5公里产业路上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投资80万元新建的现代化养殖场内工人们忙碌不停,田地里新型农机轰鸣作业。村里还建起了农产品加工车间,对杂粮进行精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刘喜元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要继续推动特色养殖向标准化、科学化发展,计划明年扩建养殖场,引进深加工设备,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

赵跃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5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8期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