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省植保植检中心发布预报,预计2025年我省小地老虎偏轻发生,在五大灌区低洼下湿地、高水肥地、地膜覆盖地和杂草较多地中等发生。总体发生程度接近于上年,轻于常年,发生面积95万亩;各地发生期不整齐,防治适期在5月下旬。
一、预报依据
1.虫源基数 据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区域站统计,小地老虎成虫呈现始见期晚、蛾量少、蛾峰不明显的特点。汾阳、平定、代县、忻府区等地调查,灰菜、杂草零星见卵,平均百株有卵0.2~3粒,卵量较低,目前未见幼虫为害。
2.气象条件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5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长治市东南部、晋城市和运城市偏少2成左右,其余地区偏多1~2成;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大同市、朔州市和忻州市北部偏低0.5℃左右,其余大部分地区偏高1℃左右。小地老虎常发区降水偏多,气候条件整体有利于小地老虎的发生。
3.生态条件 近期气温回升,春播作物和春玉米陆续出苗,春玉米种植区水浇地面积扩大,地膜覆盖田和甜(糯)玉米面积增加,生态条件有利于小地老虎发生为害。春玉米种植区种衣剂包衣和喷施除草剂的面积增加,对小地老虎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防治建议
要把防治的重点放在平川的高水肥地和沿河两岸的下湿地、沟坝地、盐碱地和地膜覆盖的地块。作物出苗后,加大监测力度,如发现心叶和叶片有受害小孔,要及时施药防治,将小地老虎幼虫控制在3龄前。
可于田间放置小地老虎性诱剂、糖醋液、黑光灯诱杀成虫。及时清除田间内外杂草,杀灭卵和幼虫,减少虫源。对于幼虫已发田块,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丁硫·甲维盐等药剂围绕作物根际喷施。
杨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