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种植导航

蔬菜叶片茎秆异常原因及防治

  叶片颜色异常
  缺氮引发的黄叶:
  常发生在结果盛期的植株,下部叶片发黄或整体发黄,多为氮素缺乏所致,氮是植株必须的营养元素,移动性强,氮素缺乏时,会从老叶移向新叶,叶片大小变化不大。因此,黄叶会先从老叶开始,然后波及到新叶。这与菜农在结果期偏施高钾型肥料有关。
  对于连续开花、结果的作物,如番茄、黄瓜、丝瓜等,进入结果期后,植株生长和开花坐果同步进行,冲肥时,应以平衡性水溶肥为主,若出现长势过旺、膨果速度慢时,再交替使用高钾型水溶肥。
  锌铁缺乏引发的黄叶:
  锌和铁对叶片中叶绿素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蔬菜缺乏锌和铁都可致叶片失绿变黄,一般先从新叶叶肉开始,新叶小且发黄。锌铁是微量元素,植株缺乏时,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进行补充。
  缺镁引发的黄叶:
  植株中下部叶片发黄,叶片叶脉间失绿,在果实膨大期靠近果实的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上发展至整个植株。补充时,喷、冲均可,选择含有镁元素的叶面肥或水溶肥使用即可。
  氮肥使用过多,会导致叶片大而浓绿,茎秆粗壮,导致植株旺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这样的植株往往会出现花芽小、分化不良、坐果率低或者落花落果的情况发生,也就是常说的“光长棵子不结果”,降低整体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营养纠正,建议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改善营养流向,促进果实迅速膨大。冲肥时,减少氮肥使用,尤其是硝态氮。适当增加留果量,争夺植株养分,也能起到平衡生长的作用。
  茎秆开裂
  茎秆开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茎秆含水量较大,或是氮肥用量较大,在环境条件、温度或湿度变化较大时,或者是菜农在吊蔓、整枝打杈等操作时,造成茎蔓扭曲,使得表皮开裂,此时会有透明胶体流出。还有一种是芽枯病,缺硼所致,以番茄为例,芽枯病发生部位一般在植株第二、第三穗果的着生处附近。
  发病植株腋芽处出现纵缝,形成裂痕,呈竖“一”字形或“Y”形,裂痕边缘有时不整齐,芽枯病发生严重的植株,生长点枯死不再向上生长,而是出现多分枝向上长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在缓解时,有相同的地方。前者在加强环境调控的前提下,应和后者一样,加强硼钙肥的补充,提高表皮韧性,也可混加细胞分裂素,促进伤口愈合。

北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5期

  • 第2025-04-22期

  • 第2025-04-18期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