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乡村振兴领头雁 担当作为好支书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魏志军已经开始了他的“晨巡”。这位繁峙县大营镇后所村的党支部书记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都要把村里的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走一遍。他说:“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心里才能装着群众。”
  去年夏天,村民姚镯镯被确诊直肠癌的消息让魏志军寝食难安。17万元的治疗费用对这个普通农家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魏志军连夜召开支委会,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材料往镇里跑。“治病救人等不得!”短短一周内,他就帮姚镯镯办好了低保手续。如今,提起这件事,姚镯镯仍会红了眼眶:“魏书记救了俺们全家啊!”
  在魏志军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翻开扉页,写着他的工作信条:“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本日记里记满了各家各户的困难诉求:张家老人的慢性病用药、李家孩子的上学问题、王家的农田灌溉……每一个问题后面都用红笔标注着解决进度。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为了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魏志军连续三个月往返于县乡之间。项目获批那天,他在村委会门口放了一挂鞭炮。如今,站在田埂上望去,新修的机井喷涌着清泉,硬化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平整的土地上往来穿梭。村民老张算了一笔账:“亩产提高了两成,光这一项我家就能多收5000斤粮食!”
  走进后所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崭新的办公设备、整洁的办事窗口让人眼前一亮。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墙上那张“民生实事进度表”,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今年要办的20件实事,已完成的事项都贴上了小红旗。“我们实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工作机制,”魏志军介绍说,“确保每件事都有回音、有着落。”
  夜幕降临,村委会的灯光常常亮到很晚。魏志军说这是他最宝贵的“充电时间”:“白天忙工作,晚上就得抓紧学习政策文件。”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养成了每周集体学习的习惯。村民们都笑着说:“咱们的干部越来越有‘专家范儿’了。”
  如今的后所村,党支部的号召力更强了,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了,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而魏志军依然保持着他的晨巡习惯,他说:“当干部就得永远走在群众中间,这样才能知道大家真正需要什么。”

赵跃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6期

  • 第2025-06-03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3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4-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