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现代农业

智慧农业重新定义“田间管理”边界

  5月21日,走进高平市河西镇官庄村3000亩智慧农场,让人大开眼界。在这里,多光谱无人机精准识别病虫害区域,无人植保机按多光谱无人机传输的数据精准作业,太阳能杀虫灯与智能监测设备24小时值守……智慧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定义“田间管理”的边界。
  这座在我省首家无人农场基础上扩大的智慧农场,通过“智慧大脑”集成气象站、土壤墒情站、病害虫检测、田间可视化监控、无人驾驶农机、太阳能杀虫灯等智能装备,应用大数据和大模型技术输出决策建议,自动生成调度指令,再下发到作业农机,初步实现“自主采集数据、辅助完成决策、自主执行指令”功能,构建起数据化驱动、智慧化调度、少人化执行的新型生产模式,在耕种管收主要生产环节,显著提升了作业精准度与连续性,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我们这个智慧农场,为农机安装了辅助驾驶系统,在接到平台下达的任务后,设置AB点就可以按照设定轨迹进行作业,作业质量非常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农资投入和培训时间。”山西炎谷丰供销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唐书刚介绍,项目运行一年来,农事管理效率提升约35%,用工成本降低25%以上,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10%15%,亩均提高产量8%左右。
  “手机App上实时显示着智慧农场的农作物长势、土壤墒情、虫情数据、气象数据等信息,我们随时可以查看。系统还会生成种植方案、病虫害分析、农事建议指导生产,并且通过农机上的北斗测亩功能和植保机5G传输功能,实时看到农机作业任务完成率。”炎谷丰公司经理王少锞站在指挥中心的调度大屏前向笔者介绍,目前该平台已接入40余台农机设备、60多套物联网传感设备,实现了对3万余亩土地的智慧化管理。
  近年来,炎谷丰公司联合山西诚鼎伟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北斗、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智慧农业生产管理平台是智慧农业的大脑,不但替我们动脑子,还替我们动手,这家伙未来可期!”望着生机勃勃的庄稼,王少锞深情地说。

秀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13期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6期

  • 第2025-06-03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3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