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山西农大(省农科院)旱塬雨养小麦技术极端干旱年亩产突破288公斤

  本报讯(记者张美丽)6月15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组织相关专家对洪洞县刘家垣镇楼村的“旱塬雨养小麦夏闲有机改土蓄水丰产优质综合技术”百亩示范田现场实打实收,实测平均亩产288.11公斤。
  现场实打实收由小麦所、高寒所、临汾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洪洞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科研推广专家共同组成。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在示范田随机收获7.87亩连片麦田,实收籽粒鲜重2362公斤,折算标准含水量后,最终平均亩产288.11公斤。
  据介绍,该技术成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北区中低产田种养结合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和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的共同支持。
  “该技术在无补充灌溉条件下,通过冬小麦夏闲期提前施有机复混肥‘有机肥+生物炭+腐殖酸’,同时结合深翻耕作,实现改土、扩容、增蓄、促生目标,并在扬花期至灌浆期配套‘一喷三防’增施部分锌肥,整体实现旱地麦田地力、产能与品质协同提升。”该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山西农大(省农科院)李廷亮教授介绍说。
  据悉,今年当地在冬小麦生育期(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内,降水量只有71.6毫米,属于极端干旱气候。
  测产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在如此极端干旱年份和完全依靠自然降水的雨养条件下,这一产量远超今年我省旱地小麦平均亩产水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17期

  • 第2025-06-13期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6期

  • 第2025-06-03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3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