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一次义务清扫积5分,能兑换袋洗衣粉;给孤寡老人送次生活物资积10分,能兑换把锄头……”临县克虎镇克虎村村民郭大爷翻开手机里的“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小程序,看着积分商城里琳琅满目的物品笑言,“现在大伙儿参与活动比以前积极多了,积分换礼品,既实在又有面子!”如今,在克虎镇,“攒积分、兑好礼、争先进”已成村民新风尚,而这背后,正是该镇创新打造的“积分赋能·文明聚力”党建品牌释放的治理效能。
积分制搭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的治理转型
走进克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墙上的积分公示栏格外醒目:谁家参与了政策宣讲会、哪支志愿队清理了河道、哪位村民获评“文明家庭”,积分明细一目了然。“过去搞环境整治,村干部磨破嘴皮子动员,群众还觉得‘事不关己’;现在积分制一推行,村民主动扛着扫帚上街打扫,连院里的柴草都码得整整齐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秦高荣感慨,积分制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心门”。
该镇依托线上小程序构建“参与—积分—兑换”闭环体系:村民通过手机完成活动签到,参与理论宣讲、文艺演出、助老帮扶等12类实践活动可累积积分,1积分等同1元钱,可在村级“文明超市”兑换粮油、农具等生活用品。截至目前,全镇已有83%的农户注册使用小程序,累计开展活动136场,发放积分1.2万分,兑换物资价值超3万元。
党建引领聚力: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在积分制的“指挥棒”下,克虎镇基层党建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针对黄河沿岸生态保护需求,镇党委牵头组建“黄河卫士”志愿队,村民参与巡河护岸可获双倍积分,带动沿岸20公里河道垃圾清理常态化;为破解留守老人照料难题,各村设立“爱心积分岗”,青年党员带头结对帮扶,积分可折算为“孝老服务时长”,兑换时优先换取适老化用品。
“积分不仅是数字,更是文明的‘度量衡’。”镇党委宣传委员郭翡瑕介绍,品牌推行以来,全镇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0%,人居环境整治达标率从65%提升至92%,更培育出“红蜻蜓志愿服务队”“黄河文化宣讲团”等6支特色队伍。今年春耕期间,积分制还延伸至农业技术培训,村民凭积分免费领取农技资料、预约专家指导,带动200余户种植户改良红枣种植技术,预计亩产增收15%。
长效机制赋能:让“源头活水”滋养基层治理沃土
“下一步,我们将上线‘积分+乡村振兴’板块,村民参与撂荒地复垦、庭院经济打造也能攒积分,兑换农资礼包。”谈及品牌升级规划,镇党委副书记张永君拿出一份方案:拟引入企业赞助扩充积分商城品类,增设“积分光荣榜”评选季度“文明之星”,甚至将积分与村级惠民政策优先级挂钩。
如今的克虎镇,积分制已超越“兑换礼品”的浅层激励,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从黄河岸边的生态守护到红枣林里的技术革新,从街头巷尾的环境美化到农家院里的家风传承,“积分赋能·文明聚力”正以看得见的变化,让群众在共建共治中共享乡村振兴成果,绘就出“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带动“发展金”的生动图景。
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