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雾,在松林间翻滚;清泉,在山谷间叮咚。近日,记者跟随2023年度山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跟踪服务回访团,来到了位于五台山脚下的茹村乡南茹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凭借着大自然的馈赠和“头雁”的领航,他们采蘑菇制酱,打泉水酿醋,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村民们口中的“头雁”,就是山西茹湖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白保全,他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利用原生态土特产,通过传统手工艺加工、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在实现公司盈利的同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从唐宋宫廷御膳到康熙钦点的皇家贡品,五台山台蘑历经千年仍为席上珍馐。野生菌体洁白肥厚,兼具舒筋活血、降三高的药用价值。如今我们开发的台蘑酱更将这份山珍浓缩成瓶,拌面佐餐皆能尝到皇家同款的鲜滑爽嫩。”白保全向回访团导师介绍说,“公司生产所用的台蘑原料均系采自五台县周围乡镇的野生菌类。公司与当地农户达成收购协议。每年的采菇季节,农户直接将采摘后的湿菇统一送至公司,交由公司专业人员进行分选定级,按1-3等差异价格收购。为了保证台蘑酱的口感,公司一直坚持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分拣、三次淘洗、手工切剁。”
五台山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每年参观游客众多。台蘑是当地的名优特产。仅五台山周围的台蘑加工厂家就不下30家。“公司想要在与众多厂家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立足产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实现差异化发展。”白保全介绍说,2023年他参加了山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培训,其间他系统学习了农产品精深加工知识,并在培训导师的帮助下,加大研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在保持“台蘑酱”原有零添加、高温消毒的基础上改良酱料配方,开发出了“茹湖”台蘑系列产品。目前,公司年生产干台蘑礼盒5000套、低盐蒸野台蘑礼盒3800套、精品台蘑礼盒2500套、各种台蘑酱7000套。年收入120余万元,税收16.5万元,利润9.82万元,成为茹村乡知名的乡村振兴企业。
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白保全又把目光投向了南茹村另一资源——山泉水。南茹村的山泉水发源于五台山,流经松林草甸,清澈甘甜。“我们取山泉水,收周边村民种植的优质纯粮,采用蒸、酵、熏、淋、晒的传统工艺,打造出了自己的晋仁坊手工醋。”白保全领着回访团一行参观了酿醋车间,并从储藏罐里打出一碗醋让大家品尝,一口醋喝下去,记者感觉醇厚回甘,酸而不冲。白保全对记者说:“正是由于好水、好粮,再加上导师们跟踪帮扶才孕育出了这样绵香的好醋。”得益于“头雁”培训,白保全还结识了很多行业伙伴,他们中有的生产醋瓶、有的设计包装、有的线上运营,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对接整条产业链,既降了本又增了效。现在白保全带着手工醋上展销会、闯市场,产品北上京津冀、南下沪深广。村里的30余户村民也跟着沾了光,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6000余元。
“滴滴!”货运车开进了厂房,白保全高兴地指挥着工人搬着产品上车,这批货正准备发往五台山景区。白保全对记者说:“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像这样的大车每天能发10多趟。”
看到这样的景象,“头雁”跟踪服务回访导师、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副研究员赵照林对白保全说:“五台山地区生态资源好,特色农产品多,公司可以朝着功能食品的深加工方向继续发展。我也将持续对你进行跟踪服务,开展技术帮扶,以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