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美丽)“我县蔬菜产业依托山西农业大学曲沃果蔬产业研究院,对接山西省蔬菜体系的多名专家,开展了各类项目研究工作且进展顺利,取得的成果示范效果显著。”7月6日,曲沃县智慧菜谷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田文杰在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该县召开的高产高效优质“四良”样板田创建推进会上介绍说。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孙胜教授、原首席专家侯雷平教授、水肥岗位专家王立革研究员、栽培岗位专家郑少文教授、宋红霞副教授、智能装备岗位专家李志伟教授、设施装备岗位专家李斌副教授等科研人员先后深入磨盘岭现代农业园区、太子滩现代农业示范区,调研观摩了设施果菜东西垄栽培模式与艺机一体化融合示范项目、盐碱地改良(地力提升)与设施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老旧蔬菜生产设施改造项目等。专家组指出,“四良”融合是农业单产提升的关键措施,要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挖掘单产潜力,精准部署单产提升攻坚行动;要聚焦样板田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模式。
据介绍,在体系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下,“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样板田在曲沃县的各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争相创建,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融合。
曲沃县磨盘岭现代农业园区黄瓜种植由“南北垄越冬一年一大茬”调整为“东西垄单行密植一年三茬”的模式,亩产最高可达3.25万公斤以上,经济收益10万元/亩以上,既充分发挥了改造后温室的性能,使植株保持旺盛生命力,又有效规避了山东、云南等地黄瓜大量上市对市场的冲击,保证了农户收益。同时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机械操作和智能装备,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设施生产的重体力劳动环节如机器撒施基肥、旋耕、起垄、定植、果实搬用等已全部用机械替代了,设施环境管理实现手机在线控制,设施果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
曲沃县太子滩现代农业园区,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严重,体系专家王立革等科研人员结合实际立地环境,正在开展的“换土+阻隔控盐碱技术研究”,有望为盐碱地设施蔬菜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在会议座谈环节,孙胜教授介绍了山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强调“四良”样板田创建是落实国家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与我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积极围绕盐碱地改良与土壤连作障碍防控等地力提升技术、种业创新、蔬菜作物生产技术标准化与智能装备等四个方面开展技术集成示范,使之成为可观摩、能参照、可学习、能复制的蔬菜产业技术场景和实践。他表示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将充分发挥专家多学科、全链条布局的团队优势,积极为县域经济和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良田是产业发展基础,良种是丰产和优质的保障,良机是解决从业人员老龄的必然选择,良法是提高效率的根本出路;‘四良’样板田创建推进会在曲沃县召开,就是让最新的科技成果,尽早地惠及种植户,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单产提升,提升蔬菜产业综合效益。”侯雷平教授在座谈会上说。
“曲沃县是我省现代农业和蔬菜产业发展的先进县域,现拥有26张国家级农业名片。近年来,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科技助力,为我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蔬菜重点县’等多张国字号金字招牌赋智赋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升。”曲沃县政府副县长樊奇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