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岁的凌密蒲,是阳城县町店镇大宁村石旺沟人,一个平凡而又非凡的女性。
1986年,当24岁的凌密蒲牵着丈夫卫国社的手走进婚姻时,或许未承想过,这场婚姻会与35年的病床相守紧紧捆绑。婚后四年,29岁的卫国社被确诊肝硬化,2004年又添白血病,危困之时,是这个原本普通的农家女人,用柔弱双肩扛起了丈夫的生命之重,也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之家。
从青丝到华发:病床前的“全天候护工”
“他躺不下去,我就把被子叠成斜坡,让他侧靠在我身上睡。”提起丈夫卫国社的日常,凌密蒲语气平静,却蕴含着35年如一日的琐碎艰辛。如今的卫国社,因贫血严重,常年走不动路,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连平躺都呼吸困难,只能整夜侧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皮肤脆弱得像纸张,轻轻一碰就是一片瘀青,长时间难以消退。
每天天不亮,凌密蒲就起床熬制稀软的流食,侍候丈夫吃饭后,再煎中药喂给丈夫;夜里每隔两小时就要起身,查看丈夫是否呼吸顺畅。“有次他半夜咳血,我背着他摸黑跑了二里地找医生,回来时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了。”她轻描淡写叙述的过往,实则是无数个与死神赛跑的时刻。
田间与病床间的奔波:一人扛起三重重担
结婚39年,凌密蒲的生活轨迹被切割成标准的“三点一线”:医院-农田-家。为了支付每年4万多元的医药费(报销后仍需每月自付3000余元),她每天凌晨4点就下地干农活,播种、割麦、施肥,样样都得独自咬牙完成。“别人家里都是男人挑大梁,我家只能我来。”她粗糙的手掌上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留着泥土的痕迹。
农忙结束后,她还要赶去附近的小工厂打零工,一天赚几十元贴补家用。“有次累得在田埂上睡着了,醒来发现露水把衣服都打湿了,可一想到丈夫还等着买药,便爬起来又接着干。”支撑她的,是丈夫望着她时眼中未灭的光,还有两个女儿逐渐长大的身影——如今已成年的女儿们常说:“妈妈教会我们,爱就是哪怕天塌了,也要用肩膀托住。”
“嫁给他,就没想过放手”:平凡里的至真深情
“35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凌密蒲坐在丈夫床边,轻轻替他掖好被角,卫国社用微弱的声音插话说:“要不是她,我活不到今天。”提及为何能坚守这么久,她低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盛满温柔:“他是我男人,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就算柱子歪了,我也得扶着它,不能让家散了。”
如今,墙上的结婚照已泛黄,照片里的两人青春甜蜜。凌密蒲偶尔会指着照片对丈夫说:“你看,那时候你还能背着我跑呢。”病痛里没有华丽的誓言,只有她每天重复的“今天感觉好点没”的问候,等看到丈夫费力点头时,两人眼中交汇的是满满的爱意。
当命运将苦难砸向这个普通家庭时,凌密蒲用35年的光阴诠释了“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重量。她是妻子,是母亲,更是丈夫生命里的那束希望之光——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里,在田间劳作的辛勤汗水里,在病榻床前的精心照料里,让“爱”这个温暖的字样,充满最朴实也最动人的质感。这样的坚守,早已超越了婚姻的承诺,成为照亮人间的涓涓暖流。
吴军社 王向波 尹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