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在文水举办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演示培训

智能化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节省一半劳动力

  本报讯(记者张美丽)7月14日,山西省现代农业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在文水县举办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演示培训会。在演示现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缓缓驶过田垄,一次完成挖掘、分离、集箱作业,过去要10名工人一天完成的工作量,现仅需3小时即可完成。智能化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成为本次演示现场最大的亮点。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粮油作物机械化提质增效技术,文水县在南武乡西庄村创建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核心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2000亩种植区,通过引进智能设备、开展技术集成示范,推动区域马铃薯种植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
  培训会上,山西省现代农业薯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白小东,岗位专家贺孝兵、韩鹏杰、王慧杰、段永红、杨春、杜培兵7位专家围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智能农机与绿色种植模式融合”等主题展开授课。专家结合文水县土壤墒情与气候特征,系统讲解了马铃薯农机装备、虫害草害防控、性状改良与高效育种技术和方法、旱作区高产栽培模式、品质评价与综合利用等内容。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为加快文水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保障文水县马铃薯单产提升、促进机艺融合发展、推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较完整的技术参考和思路,加快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文水县农机化水平持续攀升。
  培训会后,大家走进西庄村振华种植家庭农场马铃薯种植示范点进行现场观摩。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山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农机岗位专家贺孝兵为参会代表、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周边农民现场讲解了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北斗导航无人驾驶马铃薯播种机、无人植保机、马铃薯杀秧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等15台马铃薯生产机具进行了实操演示,涵盖了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全过程。
  演示现场,参会代表对2025年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引进的享锐牌4UZR-110自走履带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表现出极大兴趣。
  “该机是在山西省现代农业薯类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指导下完成的一款适合中小地块的自走履带式联合收获机。整机装备国内知名品牌东方红国四柴油发动机,动力强、燃油经济性好,挖掘一级链铲刀采用往复动刀作业模式,通过铲刀把土壤松动后包裹着马铃薯,由链耙提升到分选除杂平台,经过薯类分选人工辅助装框,再由两侧通道到出料系统,实现装袋,卸袋或吨包装卸、翻转料斗上车。”贺孝兵介绍说。
  据介绍,这款机器的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机动灵活,可实现原地转向,作业速度达到1-2.5公里/小时,转场速度达到6公里/小时,特别适应中小地块梯田坡地环境作业。通过设计辅助驾驶作业系统,实现了电液控制的转向和挖掘机制,提高了机器的智能化水平和操作的舒适性。
  “该机械将广大种植户从无数次弯腰捡拾和手提肩扛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针对国内主流的大垄双行栽培模式,能够一次性完成马铃薯挖掘、薯土分离、人工辅助分拣装筐(袋)等作业,该机机动性强、爬坡能力突出、稳定性好,可根据马铃薯收获量调整机具作业速度,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块,生产效率提高到2亩/小时-4亩/小时,且马铃薯损失小、破皮率低、含杂少,节省人工50%,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贺孝兵说。
  通过演示,参会人员近距离感受到新型智慧农机装备技术的魅力,充分认识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还能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推动马铃薯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
  省、市农业部门专家、技术骨干以及文水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家庭农场协会代表及附近自发观摩的农民,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现场演示及培训会。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27期

  • 第2025-06-24期

  • 第2025-06-20期

  • 第2025-06-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