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肉牛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据了养殖总成本的绝大部分,而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其加工方式对饲料利用率和肉牛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玉米粉碎度,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是肉牛提质增产降本增效的关键一环。
一、玉米粉碎度对肉牛消化率的影响
玉米粉碎度直接影响肉牛对玉米的消化率。研究表明,玉米粉碎粒度越小,其表面积越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也越大,从而提高玉米的消化率。例如,当玉米粉碎粒度从3.5-4.0mm降低到0.5-1.0mm时,干物质消化率从59.2%提高到69.5%,淀粉消化率从77.7%提高到93.3%。这意味着更细的粉碎度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营养价值,减少饲料浪费,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二、玉米粉碎度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玉米粉碎度不仅影响消化率,还对肉牛的生产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试验表明,玉米粉碎粒度在1.5-2.0mm时,肉牛的日增重最高,饲料转化率也最优。这是因为适中的粉碎度既能保证玉米的消化率,又能避免因粉碎过细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果粉碎粒度过大,玉米颗粒较大,肉牛咀嚼不充分,会导致消化不良,降低饲料转化率;而粉碎粒度过小,可能会引起肉牛瘤胃酸中毒,影响健康。
三、玉米粉碎度对饲料浪费的影响
在实际养殖中,玉米粉碎度不当还会导致饲料浪费。如果玉米粉碎粒度过大,肉牛采食时可能会挑食,导致部分玉米未被充分利用而浪费。此外,过大的玉米颗粒在饲料混合过程中也不易均匀分布,影响饲料的整体质量。而粉碎粒度过小,虽然可以提高消化率,但可能会增加饲料粉尘,导致饲料飞扬损失,同时也会增加肉牛的采食时间,降低采食效率。
四、合理的玉米粉碎度范围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肉牛养殖中玉米的合理粉碎度应在1.0-2.0mm之间。这一范围既能保证玉米的高消化率,又能避免因粉碎过细或过粗带来的问题。具体来说,育肥牛的玉米粉碎度建议在1.0-1.5mm,繁殖母牛的玉米粉碎度建议在1.5-2.0mm。这样的粉碎度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保证肉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五、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玉米粉碎度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检查设备:粉碎机的筛片和锤片是影响粉碎度的关键部件,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粉碎效果。
2、监控粉碎效果:定期取样检测玉米的粉碎粒度,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3、避免过度粉碎:虽然细粉碎可以提高消化率,但过度粉碎会增加粉尘,降低采食效率。
4、合理调整配方:根据玉米的粉碎度,适当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
六、案例分析:玉米不同粉碎度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案例一:玉米粉碎度适中的肉牛场
某肉牛场将玉米粉碎度控制在1.5-2.0mm,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肉牛的日增重达到1.3kg,饲料转化率(FCR)为6.2kgDM/kg增重。与粉碎度较大的肉牛场相比,该场的饲料浪费减少了15%,每头牛的养殖成本降低了约10%。
案例二:玉米粉碎度过大的肉牛场
某肉牛场由于设备老化,玉米粉碎度较大,粒度在3.0-3.5mm。结果发现,肉牛的日增重仅为1.1kg,饲料转化率(FCR)为6.8kgDM/kg增重。由于玉米颗粒较大,肉牛“过料”现象严重,玉米颗粒没有消化完全,从粪中排出,导致饲料浪费(每头牛每天大约浪费0.5-1.0kg玉米,千头牛场一天浪费500-1000kg玉米)增加,每头牛的养殖成本比粉碎度适中的肉牛场高出约15%。
案例三:玉米粉碎度过小的肉牛场
某肉牛场为了追求更高的消化率,将玉米粉碎度控制在0.5-1.0mm。虽然玉米的消化率有所提高,但肉牛出现了瘤胃酸中毒现象,导致采食量下降,日增重仅为1.2kg,饲料转化率(FCR)为6.5kgDM/kg增重。同时,由于饲料粉尘增加,饲料飞扬损失严重,每头牛的养殖成本比粉碎度适中的肉牛场高出约12%。
七、结语
玉米粉碎度是肉牛养殖中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又极其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玉米粉碎度可以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因此,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应重视玉米粉碎度的控制,定期检查设备,监控粉碎效果,合理调整配方,以实现肉牛养殖的提质增产降本增效目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准的操作,让每一颗玉米都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为肉牛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山西省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