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位92岁高龄的农民,他老人家在195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党龄已70年。
父亲出生于1933年农历十月,那时,他跟着妈妈、哥哥逃荒要饭,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过着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艰难困苦的日子。
纵然生活条件不如意,他也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他很有智慧。我从记事起他就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后来年龄大了就在大队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父亲是一个朴实厚道、勤奋肯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人。邻里间有了矛盾,他就出面协调;邻里间有了困难,他就出手相助。他始终不忘初心,以一生的坚守与奉献,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父亲永远是我们全家人学习的楷模,父亲的身影始终如同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兄妹五人每一步前行的道路。
春雷一声震天响,来了救星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怀着对党的崇敬和对家乡的热爱,积极投身到农村的建设工作中。凭借着大家的信任,成为一名村干部。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他一心想着为村民们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治沟打坝,开垦荒地,整修农田,改良土壤,春播秋收,只为能让乡亲们的餐桌上多一些粮食,让老百姓每顿都能吃上饱饭,起早贪黑忙碌在田间地头和乡村小路上。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勤劳致富,先后买了一头骡子、两头黄牛,起早贪黑打理着属于自己的田地。天还没亮就赶着耕牛,扛着锄头下地,常常是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在三十亩果园里挥汗如雨。收获的季节,父亲站在田头地埂开心地笑了。金黄色的麦穗迎风起舞,弯腰向他致敬。果园里套种的西瓜欢快地满地打滚。鸡猪满圈,牛羊成群,全村社员在父亲的带动下,家家都盖起了新房子,户户都有了存款。在山区小村党员为数不多,仅有两三名,他常说:“咱是党员,事事都要带头干,在建设新农村,迈向富裕的道路上不能让一个村民落下”。
父亲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生很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给他买衣服他不要,给他买鞋他不穿。儿女们带他进商店买东西,贵的他从来不要,所以常“骗他”,把二百元的鞋说成二十元,他才肯要。如今条件好了,可他还是把一分钱分成两半花。久而久之,儿女们也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示范作用下,我们一家人忠诚为本、与人为善、勤奋俭朴、爱国敬业。如今人人有事干,个个有追求,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全家上下二十二口人已有六人入党。四世同堂,重孙们围绕在父亲膝下,欢声笑语,他高兴地说:“还是共产党领导得好!”
父亲是一位真正的党员,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无私奉献。他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耕耘,不求回报。父亲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时光温柔以待,愿父亲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高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