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政法

“彩虹经验”探索社区戒毒康复

  阿龙(化名)是清徐县社区戒毒人员,几年前因为好奇沾染了冰毒,后因吸毒两次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他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如今除了重新融入社会,他还成为了“山西彩虹”的“禁毒宣传委员”,用切身体会告诫大家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每天充满干劲。”看到阿龙的变化,禁毒社工孟辉欣慰地说,在社工的帮助及家人的不断鼓励与支持下,如今阿龙定期接受尿检和心理辅导谈话,情绪从低落迷茫到乐观积极,没有再次沾染毒品。
  如何让这些吸毒人员不再回到吸毒、复吸的漩涡中,近年来,我省积极对标对表全国先进,探索让“政府花钱雇人”,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一思路,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及吸毒人员管控工作模式。
  去年,省禁毒办与深圳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省民政厅注册成立“山西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彩虹社工”),搭建禁毒社工就业平台。彩虹社工采用“本土化”运作,利用当地人员熟悉本地毒情形势和吸毒人员特点的优势,迅速落地开展工作。他们摸排管控吸毒人员、提供戒毒康复服务、开展帮扶救助服务、参与禁毒宣传教育,短期内要确保吸毒人员全部纳入管控视线,不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长远看要确保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使吸毒人员“不能吸”“不敢吸”“不想吸”。省禁毒办同时制定下发《关于提升禁毒社会工作水平强化吸毒人员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要求8月31日前在各市主城区和重点整治、重点整改地区共计34个县区配备禁毒社工,年底前在全省117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38个县(市、区)共招录1302名禁毒社工已落地开展工作,25个县(市、区)通过劳务派遣、设置公益性岗位等配备禁毒社工651人,其它县(市、区)正在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进行项目审批。
  省禁毒办始终坚持禁毒工作全省“一盘棋”,推进全部县(市、区)配备禁毒社工后,将利用“山西彩虹”这一平台着力破解异地管控等难题。在省禁毒办的指导下,彩虹社工吸收消化上海、广东、浙江等先进省市经验,结合我省实际,以“先管人、后回归”的理念构建“中心+站点”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模式开展工作,坚持落实吸毒人员见面排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定期尿检、风险分类评估管控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等措施,形成“85%社工管、10%派出所管、5%大数据管”的吸毒人员管控体系。
  全省禁毒社会工作正在以“彩虹经验”为引领,创造有特色的吸毒人员管控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模式,达到“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强力推进、全面开花”的效果。

本报记者 李 炼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25期

  • 第2019-09-24期

  • 第2019-09-23期

  • 第2019-09-22期

  • 第2019-09-21期

  • 第2019-09-20期

  • 第2019-09-19期

  • 第2019-09-18期

  • 第2019-09-17期

  • 第2019-09-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