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在山西工商学院开讲。“每一次参观学习都让我心潮澎湃。”“在行走中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对这土地爱得更加深沉。”今年10月,山西工商学院“大思政”育人基地建成启用,前往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师生代表络绎不绝,不少专家学者们纷纷感叹:“行走的思政课”生动鲜活、耐人寻味。
“一湖四馆”成思政工作“新高地”
初冬的乐思湖风光旖旎,水波荡漾。“每天在这里晨读打卡已成为习惯。”10月30日一大早,正在湖边与同学一起晨读的学生小张说。
山西工商学院“一湖四馆”中的“一湖”即为校内的乐思湖。该校注重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环湖一周,学生们既能在清风徐来中欣赏无边风景,又能津津有味地边走边赏读草白玉栏杆上雕刻的“中华历史大事件概览”。打开微信小程序,还可以听到该校学生录制的音频解说,可以说,这里已成为学生扩充历史人文知识的生动教材。
“四馆”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馆、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馆及高等教育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馆分设了文学、艺术、哲学、政治、教育等15个展区,可以让参观者在方寸之间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馆图文并茂地重现了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等伟大历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馆以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为主线进行展示,既可以使青年学子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也是该校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一项举措。高等教育馆对山西民办高等教育40年艰难坎坷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展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一湖四馆”建成时,山西工商学院院长牛三平曾如此表示,“我们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馆,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基因。”
在山西工商学院,以“一湖四馆”为代表的校园建设,不但大大丰富了学校人文景观的内涵,而且彰显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达到了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构建起全方位一体化“大思政”格局
近日,山西工商学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如期举办。该校邀请思想政治工作专家与教师、辅导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为创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智聚力。“山西工商学院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堂内外到校园内外,形成协同效应,让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温度,而且有风景。”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李高山说。
党的十九大以来,山西工商学院紧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构建形成了以思政课程为主体,课程思政、文化思政为浸润,学科思政、项目思政、网络思政为支撑的“大思政”格局。
该校积极构建全程、全方位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科、教学、实践、管理各个体系当中,并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采取线上直播、MOOC等多媒体融合方式,开辟空中课堂;把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中,构建文化育人教育体系;注重网络思想引领,成立校园融媒体中心,大力弘扬校园正能量,形成“点、线、面”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矩阵等。
“学校注重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山西工商学院音乐教师白天明说,“讲《国歌》这一课的时候,我会给学生讲述国歌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从唱好国歌中印刻国家认同。”
山西工商学院还大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推进文化育人内涵式发展。“月满工商”大型诗歌朗诵演唱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星光大道三项活动已成了该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亮丽名片。
该校还深入推进项目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与项目教学、实践实训、学生活动、专业展演、日常生活等有机结合起来,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引导学生。目前已建设并培育起“弘扬经典·我是传承人”、校企共建思政基地、“青年正能量之家”等12个项目思政,以及中华红色传统经典文化项目、党情国情项目等多个项目思政协同育人中心,编演的《燃烧的岁月》《心中那一抹蓝》等作品还在教育部及华北五省市(区)舞蹈大赛中获得国家奖2项、省级奖15项。
打造“以美育人”思政教育新天地
美育也是山西工商学院“大思政”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山西工商学院将美育纳入立德树人的大思政体系中谋划设计,实现了全方位、全员化、全过程、全覆盖的美育目标,值得学习和借鉴。”今年9月,来自省内外3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山西工商学院,探索高校美育优质发展新路径。会议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陆阳秋说。
“美育,可立德,可树人,可储善,可启真,可养性,可怡情,可导行,用美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牛三平对美育有深刻认识。该校兴学育人30余年,在办学早期就将美育全面渗透在办学思想、发展规划、校区建设、校园文化、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等多个层面,多年来始终一以贯之,逐步构建形成了由“艺术美育、课程美育、实践美育、生活美育、环境美育”组成的“五位一体”大美育体系。
为充分发挥艺术美育作用,打造高质量艺术课程,该校每学期都为学生提供不少于10门线下艺术教育课程,涵盖音乐、舞蹈、美术、礼仪、文化等各个方面;该校还不断丰富实践美育形式,搭建体验式美育平台,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横向、纵向交织的网格式布局,其中校园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了23届、公寓文化节举办了9届,还有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节、饮食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都将美育贯穿始终,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不断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思政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
刘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