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践悟

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需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才能优化思政课教学效果。党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激发爱国爱党情怀,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就要充分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切实有效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强化政治自觉,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认真谋划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建设,将我们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有机统一起来,让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发展壮大的艰苦卓绝历程,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教育。应鼓励党史教研机构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优质课程巡展示范,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专业素养和党性修养,注重灵活运用党史中革命精神的思想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用党百年历程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高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程度,提升爱国情怀,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和影响,明辨是非,坚定信仰,有力保证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
  提升理论素养,打造优秀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理论性,思政课教师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学科底蕴和丰厚理论素养,就不可能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铸魂育人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力军。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发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党史重大问题的学术研究,夯实理论功底,提升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思政课教师讲述党史时,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创新党史教学方法,用党史故事诠释正确党史观,加强党史价值引领,担负起为党为国培养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
  抓好课堂教学,夯实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思政课课堂教学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的党史资源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原料和最好营养。山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广袤的三晋大地遍布着珍贵的红色记忆,形态丰富的革命文物充盈着山西的红色血脉,铭刻着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战斗足迹。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将党史故事融入到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把思政课讲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不断提升思政课课堂趣味性,以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大学生加深对党史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夯实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高校应整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方式方法,使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一要因材施教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栏,在教学楼走廊设置丰富多彩的党史文化专栏,让美术专业学生以绘画方式呈现党的发展史,打造党史特色文化长廊。建设校园党史文化站,让表演专业学生编排舞台剧,呈现建党百年征程中的英雄人物故事,使学生更充分地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党史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举办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社团活动,选取优秀共产党员感人事迹编排党史情景剧,如再现生如闪电之耀亮的高君宇短暂却火热的革命人生,以笔为戎唤醒麻木国人、驰骋南北投身革命、呕心沥血坚持党的革命事业,一幕幕画面让革命先烈的名字和精神深深铭刻在大学生的心中。举办“读经典,忆初心”百人诵读活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增强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成就感。二要善用“社会大课堂”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挖掘革命展览馆、烈士纪念碑等山西本土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活教材,如通过实地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八路军抗战历史,黄崖洞兵工厂现场教学,再现太行山上壮丽的抗日战争史,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黄崖洞精神,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针对性,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三要运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之间党史学习教育协同共建机制,进行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备课,建立党史资源学术交流圈,扩大党史资源储备库活水源头。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只有全方位改进优化、多方面协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实效,增强大学生对党的信心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者: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熊晓玲。本文系2021年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改对策研究——山西大同大学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G2021SZ02)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8-08期

  • 第2022-08-07期

  • 第2022-08-06期

  • 第2022-08-05期

  • 第2022-08-04期

  • 第2022-08-03期

  • 第2022-08-02期

  • 第2022-08-01期

  • 第2022-07-31期

  • 第2022-07-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