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今年以来,武乡县积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立足自身实际,紧扣群众需求,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夯实选人用人基础;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推动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强化产业支撑,为乡村振兴“提值增色”……在实践中探索出“以群众为中心”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
“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愁蔬菜销路了。”8月8日,正在蔬菜大棚进行管护的武乡县石北乡下庄村“90后”农民郝旭晨高兴地说,“联合总社的成立让我们发展底气更足了、劲头更大了。”
郝旭晨所说的联合总社全称是武乡县石北乡集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为破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不畅、村级“三资”管理不善、服务性不强等瓶颈问题,石北乡积极探索“互联共建”发展模式,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相融共进、互利共赢,凝聚起乡村治理合力,助力乡村振兴。这也是基层治理中,武乡县以党建引领,运用新思想解决新问题、推动新理念转化新举措的一帧缩影。
武乡县基层治理体系最核心的是坚持党建统领,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实行专班制推进、项目化管理、清单式落实,形成了“县委主抓、组织牵头、部门联动、乡村落实”的工作机制,架构起“一网统筹、一网统管”治理模式,对基层治理“谁来抓”“抓不实”等问题进行靶向突破,实现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
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地气接起来,实绩干出来。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贴心小事得到有效解决——
落实乡村振兴万人计划,为每村招聘1名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蓄好源头活水。
按照每年每平方米补贴1元标准,鼓励物业公司为无物业管理服务的住宅小区或家属楼院提供服务,实现了物业服务全覆盖。
洪水镇中村以厚植为民情怀、担当情怀、奋斗情怀为抓手,破解采煤沉陷区安置难题。
大有乡马村实行“1+2”党员包户管理制度,累计上门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30余件,帮助实现“微心愿”20余件。
分水岭乡会同村党支部成立便民驿站,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农技指导、农机服务、委托代办等便民服务。
……
在武乡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真金白银投至基层,精兵强将派往基层,政策项目倾向基层,真正做到有人员管事、有场所议事、有心气干事。各项任务按照任务书、路线图全速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触角在每个社区、乡村、网格延伸。
小积分破解大难题
“以前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甚至连开会都到不齐。”武乡县石北乡石北村老党员郝国威说。石北村的蜕变,靠的正是党的引领。
基层治理如何发挥作用?党员如何发挥带头作用?石北乡石北村用党员管理“小积分”,将这些问题完美地破解。
走进石北村村委,党员积分量化公示栏上,党员积分管理评定规则条理清晰,45名党员积分制考核结果一目了然,让党员的现实表现有了看得到、算得清、比得着的量化指标。
2016年,石北村党支部开始探索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制定实施细则,完善考评办法,以看得见的硬指标量化党员表现,以奖优罚劣的实举措强化结果运用。经过5年多的摸索,石北村党员积分制管理逐步走向成熟。
“党员积分制管理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现在村里有啥事愿意操心的人多了,大伙儿之间有了热乎气。”石北村党支部书记郝伟宏说,党员积分制的实施,使党员成了主角,党组织有了标尺,组织生活有了准则,也如同一面镜子,提醒党员时刻保持本色,奋勇争先。
其实这并非个例。在武乡县上司乡蒋家庄村,一项坚持了24年的制度,持续激发起基层治理的动能。
事情还得从1998年说起。那时的蒋家庄村民有“三不”,即开会到不齐、干活不出力、服务不积极。上任不久的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月明决心改变这一状况,受商场积分奖励刺激消费的启发,他尝试把积分管理引入村内管理中,结合村情实际创新实行“三票制”包括义务工票、卫生票、村民大会参会票,卫生票和村民大会参会票与村民年底福利挂钩。村民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原来的“三不”村民成了觉悟真不低、开会不缺席、干活不惜力的“三不”村民。
之后,蒋家庄村把“三票制”推广运用到护林防火、生态保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通过量化考核到户,激发群众动力,构建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融合发展同心圆
“以前这里污水横流,环境很差,现在经过改造,村民非常满意。”随着旧村复垦后60亩葱秧全部栽植完成,韩北镇桥南村村民李晓华对“逢四说事”赞不绝口,“今年初,村党支部提出‘逢四说事’,第一次会议我就提出旧村改造的事,没想到还真实现了。”
“逢四说事”是桥南村在基层治理中,破解群众烦恼,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的破题之法。
说到底,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武乡县通过建立基层治理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宣传体系,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打造出融合发展同心圆。
在石北乡下庄村,依托大数据生成二维码,该村破解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难题,推动阳光“三务”精准公开。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亮说,与传统的“墙上”公开相比,“网上”公开更规范、更全面,影响范围也更广泛。
在蟠龙镇关家垴村,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围绕抓体系强保障、抓队伍强引领、抓样板强示范、抓制度强动力,有效发挥“党建+”磁吸效应,红色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在全县12个乡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与特色创建文明活动相结合,打造共促共生创建模式。通过广播、微信、明白卡、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星级文明户”创评内容,在群众中形成“得‘星’为荣、丢‘星’为耻”的氛围,引领村风民风向上向善。
在武乡,基层民主正由一次次新鲜的尝试,转化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武乡县委书记贺思宇说:“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奋斗姿态,突出武乡特色,不断开创基层治理工作新局面,全方位推动武乡老区高质量发展。”
李全宏 赵海鹏 孟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