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乡村振兴

沁源古寨村:二维码架起连心桥

  “以前,办一件小事,得来回跑很多趟,负责人的电话也查不到,现在用二维码一扫,办事流程一目了然,上边还有咨询电话和监督电话,办事方便多了。”8月9日,前来申请低保的沁源县王和镇古寨村的村民孙文宏高兴地说。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该村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原则,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以“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为目标,依托“互联网+便民服务”模式,用小小的“二维码”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不断优化便民服务环境,拓展便民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让为民办事更有效率、更有温度。
  2020年古寨村并入6个行政村,现辖7个自然村、9个自然山庄,合计16个村庄,户籍人口2622人,因辖区地域跨度大,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乡村治理难度较大。为破解这一难题,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紧贴工作实际,古寨村采用“二维码”,把村干部职责、任务清单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7方面民政、户籍等事项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制作成二维码,通过在办公楼大厅醒目位置张贴,微信矩阵群扩散,做到广而告之。群众只要拿起手机扫描一下对应的二维码,就知道想办的事项该携带什么证件和材料,具体办理流程等,省去了咨询环节,真正实现了“一趟办清”,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也为贯彻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提供了样板和借鉴,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群众按制度申请、干部按制度办事,尽量让群众少跑弯路。”古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四日说。下一步,该村还要将办事指南二维码的宣传推广与稳固推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推动便民化措施不断延伸,共同努力把小小的二维码打造成党心民心的“连心码”,人民群众的“幸福码”。
  “我们将把这个工作做到长期性、时效性,成立分解专班、化解专班,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办实,让老百姓对村干部更信任更肯定,把咱们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去。”王和镇党委副书记孟晋林说。

李全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8-14期

  • 第2022-08-13期

  • 第2022-08-12期

  • 第2022-08-11期

  • 第2022-08-10期

  • 第2022-08-09期

  • 第2022-08-08期

  • 第2022-08-07期

  • 第2022-08-06期

  • 第2022-08-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