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山西地上文物总量全国第一,古建遗存十分丰富,自然风光资源也十分丰富,黄河、长城、太行等堪称天下奇观,要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业要发展,交通是关键。旅游公路兼具交通与旅游双重功能,是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201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高标准规划并实施了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太行一号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总里程达1.3万余公里,覆盖全省11市的117个县(市、区),是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而提出的旨在推动乡村发展的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公路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农村社会经济重要的一步。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5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山西交控集团牢记领袖嘱托,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运营一体化经营、协同化发展”优势,积极推进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为我省实现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展现了交控担当。截至2021年底,共承揽投资建设和施工项目57个,建设里程2605.9公里,总投资达131.43亿元,已累计交工36个项目,建成里程1424.9公里。2022年计划建成交工项目11个,建成里程968.8公里。
在项目规划上坚持大保护。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坚持美观、自然、大气、人性化、简约化为总体布局,以“专用型、安全型、智慧型和环境友好型”为要求,促进路网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同步建设文化景观系统、大地景观系统、慢行系统、智慧系统,统筹推进沿线绿化彩化、景观营造等工作,做到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体,以良好的生态系统支撑全域旅游,保护性开发绿色生态旅游产品,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旅游空间,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体系,将三个一号旅游风景道打造成为无门票的景观之路。
在项目设计上秉持高标准。从“节地、降耗、环保、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无人机航测、BIM建模、GIS数据采集进行三维智能选线,多专业协同科学优化线路设计,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技术指标,减少耕地占用和生态破坏,避免高路堤、深路堑,做到“零弃方、少弃方”,达到集约节约的目的。综合利用手机信息、交通流量监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等手段,实时采集天气、交通流量等数据,建设旅游公路的物联网感知体系,形成“人、车、路”一体化感知网络,对旅游公路运行状态进行智能感知。统筹实际地形条件和风景资源分布,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公路资源,科学确定开发业态,合理布设观景台、驿站、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深挖内涵,做精产品,提高品质,切实把三大板块旅游公路打造成富民之路。
在项目推进上要求高效率。强化“顶层设计”,建设资金采用“省市补助+政府债券+县级配套”的融资模式,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各级政府研究结合脱贫攻坚“一县一策”,在一号公路建设中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流程。坚持“利用运营电路专线和当地现有电网相结合”,全面启动外供电工程,达到“一线架通、全线共享、运营兼用”的效果。所属各建设单位,按照全省旅游公路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科学布局、严格管理,确保旅游公路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抓实抓细工程建设项目疫情防控工作,保障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进。
在项目建设上做到高品质。一是深入推进“机械化作业、智能化施工”,引入“成套路面机械无人化施工”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推进无人机航测、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应用,在建公路项目全覆盖运行“山西交控工程建设项目智慧监管平台”,大力推广“三微改”“四新”“五小”技术创新成果,深度参与行业规范、地方标准编制,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二是大力推行“绿色施工”理念,推行“五避免”环保作业,着重在施工扬尘防治、弃土弃渣整治、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技术创新等方面下功夫,集中开展“固废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具备了成熟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能力,推动CFB灰渣、粉煤灰、矿粉、钢渣、煤矸石、铁尾矿、道路弃渣生态水泥等已成功应用到省内7个地市13个旅游公路项目上,展现“品质+绿色”双创建成果。三是牢固树立“信息化建设服从需求,平台系统重在应用”思想,着力打造智慧工地建设,加强协同服务数据汇集和共享开放的管理,实现重点区域智慧化应用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在质量管理上,利用BIM+GIS实现三维实景下的远程管理,实现试验检测、原材料生产、现场施工等多方面的数据联网、实时监控,提高相关物联网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入率和启用率,实现了全线物联网应用率达95%以上。
公路通则百业兴。通过加强乡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乡村的交通基础条件,凭借良好的交通出行条件、潜藏在乡村地区的丰富资源,不仅可以吸纳当地乡村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参与到公路建设中来,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促进该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改善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生产力和其他各项公共性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护乡村的和谐稳定。(作者: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张静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