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

坚守“为人民服务”初心

  •   公元1921年对于近代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困境的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带领不屈不挠的全体中国人民一路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将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重新带回到充满希望的民族复兴之路上。
      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作家蒋殊的新作《坚守1921》所要表达的主题在其题目上便可管窥一番,1921年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坚守1921》自然就暗合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号召。打开这本《坚守1921》,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本纪实散文集的写作初衷,文中提到:回首百年,正因了无数如他们(各个年代的共产党人)一样的人一代代坚守,才使得今天的百年大党坚如磐石,才有了今天的经济飞腾,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可能。他们普通平凡,激情汇集,披荆斩棘,独领风骚,像一朵朵夺目的花儿,缀满一幅百年宏图。他们,便成为唯一的书写理由。
      《坚守1921》以建党百年来所经历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为时间主线,以生活奋斗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党员的鲜活事迹和党员笔记作为叙事内容,用平实朴素的笔法深度刻画了100年间一系列改变中华民族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其中包括党的创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等。
      在这一部以“坚守初心”为题的《坚守1921》中,作者历数了奋斗生活在各个时代的优秀党员,以其坚守的“使命初心”为串联的线索,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宏大壮丽的历史图卷,这些优秀党员包括执着宣传党的政治纲领、传播共产主义真理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太原小组的高君宇,立志献身于“好男儿直赴前线,称好汉平灭日寇”、不屈不挠“只为旗帜高高飘扬在太岳山上”的刘开基,历经多次抗日、解放战役、只梦想“以老兵的名义去一趟天安门广场”的百岁党员老兵李月胜,战时奋勇克坚、和平时代却深藏功名只愿尽心造福一方热土的“时代楷模”张富清,追随突破黄河天险的刘邓大军、亲历解放战争关键战役的魏志堂,投身抗美援朝、喊出“朝我开炮”的志愿军功勋报话员刘兴华,有“当代愚公”之称、穷一生之力移走渣山的“太钢之魂”李双良,还有在今天物质条件相对丰裕的情况下依然扎根贫困乡村、尽心尽力从事“教育扶贫”事业的杰出代表张利华与吴仲宏,更有一心立志扶贫、以“巧手铺就小康大道”的基层干部韩永政。本文短短篇幅,着实难以细数《坚守1921》这部书中所记述的诸多平凡但却伟岸的人物,同理,《坚守1921》也难以短短10万字的体量囊括建党以来发生在这片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土地上的伟大奇迹。
      不难看出,《坚守1921》所记述的党员英雄人物的形象多种多样,有出身殷实之家的爱国热血青年,有基于朴素的“保卫家乡”情感放下农具、拿起钢枪抗争的普通农民,有放下武器转业地方、造福百姓的战斗英雄,有以“主人翁精神”奉献一生的普通工人,有“没文化”但尽心竭力守好本分的普通干部,有思路开阔、一心扶贫的基层领导。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禁令人赞叹,这是因为一个政党往往受其政治理想之局限,难以代表一个国家全体人民的利益,但中国共产党并非普通政党,正是由于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才使得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并最大限度发挥其制度的优越性。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初心。对共产党人“初心”的界定为建党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提供了最有力的解释,这也是贯穿《坚守1921》这部纪实散文集的精神指引。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无数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加入伟大的共产党,致力于寻找中国的救国之道,并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开展奋不顾身、可歌可泣的武装斗争,这才有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困境中独立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外部的封锁和内部发展的巨大困难,正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依然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才鼓舞着全体党员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但成果辉煌的新中国建设大业。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改革开放后,面对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一代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引领当代中国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回顾过往,中国共产党从战争年代开始,历经百年艰辛,一路披荆斩棘走来,其根本的力量便是来自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这一点在《坚守1921》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党的伟大,是一个个鲜活奋进的个体在历尽苦难之后聚沙成塔的丰碑,正如《坚守1921》的作者在《后记》部分所言,“从1921,到2021,百年征程中,他们每一个只是一滴水,一株草,一粒沙石”,然而,“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萤火虫,在背离繁华的幽暗处默默发光。是无数个不起眼的他们,在危难之际共赴国难,在危急关头携手并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踏平一道道坎坷,铸就出坚实而光辉的百年红船路”。诚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但所有中国人都不应忘记,在这百年历程中,无数平凡但伟大的党员前赴后继,在战争和和平时代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看似普通的人或许只是你我家乡土屋中那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或许是数年前刚刚退休的工厂老师傅,或许是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人,或许只是你我在下个转角遇到的某个陌生人,然而正是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感召下,我们所有人团结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着一份绵薄之力。

    杨晓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9期

    • 第2022-08-28期

    • 第2022-08-27期

    • 第2022-08-26期

    • 第2022-08-25期

    • 第2022-08-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