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一色,风景如画,吕梁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宜业之城。 冯帅摄
立体式的交通网络。 刘亮亮摄
集医疗教学、急救网络、健康管理、疾病预防、高端康复五位一体的智慧医疗综合体。刘亮亮摄
石楼县郭家河光伏电站。王益伟摄
气势恢弘的中汾酒城。王益伟摄
特写 1 吕梁之“白”——汾酒故乡 “醉美”吕梁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让国内外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又一次领略了诗意的杏花村和“醉美”的吕梁。
吕梁是一座有悠久酿造史和酒文化史的城市。吕梁白酒有6000年的酿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800年的蒸馏史和300年的品牌史,是中国酿酒史的缩影。
酒博会是山西省唯一一个国际类酒业展会,历经5年,其号召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酒业展会之一,充分彰显了吕梁白酒的产区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升了吕梁作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的国际影响力。
最近,吕梁为推进白酒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具体支持措施包括组建市属国有白酒企业,支持鼓励民营白酒企业加盟或入股,重点支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参与;对当年度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白酒生产企业,在省级专项资金补助50万元的基础上,市级财政补助50万元、县级补助50万元;市、县有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等。
发展白酒产业,吕梁规划了“一村、一城、一区和两中心”:“一村”即“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是汾酒故乡,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城”即“中国白酒第一城”中国汾酒城,是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一区”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西省唯一 一个以白酒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两中心”即国家级白酒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白酒交易会展中心。
今年上半年,吕梁白酒产量11.7万千升、同比增长15.3%。而在过去的5年,吕梁白酒产量从8.2万千升增加到18.5万千升,占中国清香型白酒产量的1/5、山西省的2/3以上。目前,吕梁白酒产量、产值和税收收入实现翻番,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特写 2 吕梁之“绿”——土地增绿 百姓增收
金秋时节,在岚县界河口镇东口子村沙棘培育基地,合作社社员正忙着采摘沙棘。该镇副镇长、原村党支部书记郑二小告诉记者:“沙棘苗不仅有防风固沙、荒原增绿的生态效益,而且它全身都是宝,果可制沙棘油、饮料,叶可做茶,枝可制板材,村民可谓吃上了生态饭。”
如今,东口子村建起了沙棘冷库,引进沙棘制品公司,形成一条“种植—管护—采摘—加工—销售”产业链。“仅这一项就可实现产值1.5亿元,解决周边村200多人就业,带动460余人稳定增收,让大家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郑二小细数着产业链的好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定不移推进黄河流域生态走廊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实现全市林草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保护。近五年,吕梁市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相继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完成造林330万亩,占全省总任务的41%;完成退耕还林236.7万亩,占全省任务的61%。从2018年起持续实施市级“三个100万亩”生态工程(包括省级下达任务),即营造林和退耕还林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00万亩、林下经济100万亩。
此外,吕梁还创造性地成立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并逐步影响和推广到全省、全国。到2019年年底,吕梁市黄河全流域1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4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58.5万人。
特写 3 吕梁之“新”——调整结构 创新驱动
“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吕梁未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吕梁在“率先”上抢先机,在“蹚出”上下苦功,在“新路”上勇探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集中精力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创新活力逐步释放,转型发展的“含金量”与日俱增。
传统产业率先转型,实现内涵集约发展。吕梁是煤炭大市、资源大市,产业转型离不开煤炭、绕不开资源。吕梁坚持以煤、铝、酒“一黑二白”传统产业支撑转型,大数据、大旅游、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两大三新”新兴产业引领转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路径,以“保煤增气、降碳减污、协同增效、转型发展”为目标,着力深化能源革命,实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出台《吕梁市能源革命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煤炭减优绿发展,推广充填开采、无煤柱开采等技术,加快智慧矿山建设。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关停、限产等硬核措施分类处置40个“两高”项目。
围绕打造铝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中铝华润二期50万吨合金铝项目稳步推进,山西一禾铝导线等3个铝材加工项目达产达效,3D铝合金增材制造等4个铝材加工项目加快建设,成功获批全省煤铝共采试点市。
围绕白酒产能50万吨、产量50万千升、销售收入500亿元、建设“酒都吕梁”目标,总投资200亿元的杏花村酒文旅融合项目开工建设,白酒交易中心、白酒产品质检中心完工。
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实现集群规模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着眼高质量发展,聚焦特色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吕梁转型发展必然的选择。从“一枝独秀”的煤炭产业,转向煤成气、数字经济、氢能、文化旅游等多产业发展,在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上,吕梁一步一个脚印。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王少科
本版责编:王黎
版式:刘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