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持续提升新能源供应能力

  山西光伏发电量2021年已达121.7亿千瓦时,排全国第六;山西已经形成氢能产业链,链上的企业由原来的22家发展到30家以上;大同地热资源丰富,已在天镇县建成我国中东部地区第一个高温地热能科研示范试验电站……在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一个又一个新能源项目令参会嘉宾倍感振奋,盛赞不绝。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持续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能力,山西一路奋楫笃行、步履铿锵。
  众所周知,山西是传统能源大省,近年来,全省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一批批风电、光伏、氢能等世界领先的新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大省成为山西一个闪亮的标签。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论坛上所赞誉“从各个方面看,山西都是国内当之无愧的能源转型‘排头兵’”。
  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一致共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到“十四五”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其中,风电、光电、氢能、甲醇等都成为重要项目。事实上,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近年来已经快速融入山西的转型发展,有些甚至已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比如,吕梁正积极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打造千亿元级氢都;晋中正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地标;朔州右玉的白色大风车和蓝色光伏板星罗棋布,两种新能源有机结合,为千家万户送去清洁能源;芮城县陌南镇庄上村,“分布式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负荷”的全新用电方式描绘出“零碳村镇”的绿色前景。这几年,通过先行先试、探路领跑,山西不断丰富拓展能源革命实践。
  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新能源产业正在跑出加速度,相应的顶层设计既要强化引领,又要助力赋能。不久前,山西确定了10大重点产业链,20家“链主”企业,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氢能、光伏等位列其中,聚焦重点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支持“链主”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这些都充分表明山西加快新能源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新能源发展势头正劲,但要行稳致远,还须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公平开放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体系、融合“多源协同”的能源生态系统。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践行“双碳”战略,做好新能源这篇大文章,山西正在迈出坚实步伐,书写生动实践。

陈力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4期

  • 第2022-09-03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9期

  • 第2022-08-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