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感恩秋天

  这秋终于静悄悄地来了、浓了。


  隔壁园子里长在墙角的枣树果实累累,颗颗通体透红,甚是喜人。从米粒状的枣花,到可供人食用的甜果,生命的造化神奇无比,也总给人以遐思和启示。
  枣子红了,其他的果子也竞相成熟,点缀着秋的季节。盘点生命的进程,蜜蜂、飞虫,对了,还有风,给了枣树及各类果木以灵性。但就在秋意浓染的季节,那些幼小的生命都随着节气的变换化作泥土,剩下的也只有这风了。于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枣儿便满脸羞色,红着脸儿低首沉思,自言自语道——我得感谢虫儿,是它们催生了我的成长,给我以红妆霞衣,美艳绝伦。但是,它全然没有顾及风的存在。于是,就在秋风乍起的瞬间,它们失去了生命的经脉,坠落地上,难逃与泥土为伴的命运。
  生命的过程揭示了一种朴素的真谛——自然无敌,感恩常在。


  在我的家乡,满山遍野、田埂地头都生长着许多柿树,树冠硕大、枝繁叶茂。成行的柿子树把田野分割成网状,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如同盏盏红灯笼,给农人的心里增添了无限的欢愉怡情。深秋季节,红叶飞霞,层林尽染,群山艳装,景致韵浓。柿子滋养了一代代的山民,红叶装点着一道道的沟壑。沟梁阡陌换了衣装,山民村夫多了银钱。
  这些表面的风景,那些实实在在的果实,都随着年轮的更替,在柿树的躯干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树龄较长的柿树躯干表皮粗糙、裂痕道道,岁月的积淀,使它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死皮,层层叠叠、斑斑块块、纵横交错,全身像是紧裹了一张网,宛如鳄鱼的衣装。但它历经风霜依然不朽,顽强地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春发绿芽、夏挂硕果、秋染红妆、冬顶烈风,历尽沧桑、老而不死,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尽显生命的不屈,奉献果实的甜香。
  我赞美柿树的美丽。我敬佩柿树的顽强。我感动柿树的品格。因为,它是生命的礼赞。


  秋到了,雨也紧随其后。它是个慢性子,一连数天,稀稀拉拉,连阴不停,缠绵悱恻,总是烦乱无章,扰人心境的。它不同于春的明媚,有别于夏的奔放,比不上冬的飘洒,它萦绕在文人骚客的心怀,便变得愁绪百结。因而,借秋赋愁,以秋言情,总是为了奇巧。这,正应了那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话。而我,绝不以为然。
  现在的秋雨失去了昔时的性情,下得越来越少,更显得金贵了。想想少年时代的秋,总是雨天多于晴日。在长满谷子的秋野的上空,飘洒着淅沥的雨,谷田里的稻草人玉树临风,翩翩少年不甘蜗居于看秋的茅棚,奔跑在泥泞之中,张开双臂,张扬热情,拥抱秋凉,洗礼心情。那雨是美丽的、温馨的、清纯的、动人的。
  秋总是有情有义的。秋风秋雨将池塘的水面激荡起朵朵白色的花朵,绽放出跃动的画图,漫溢着热情的歌唱。守望的云彩在静谧中默默地祈祷着遥远的渴望,把虔诚化作点点相思的泪花。那雨是纯真的、浓情的,舞动着天使般的神韵,飘洒着少女般的含蓄。
  在秋的节日里,那云、那雨,那一池秋水,令人牵挂,难以释怀。


  春华秋实,岁月流香,大自然总是神奇的。
  楼下草坪里的几株桃树,居然在这深秋季节,一派绿装,弯弯的枝头仍然生长着青绿的果子。每当早上上班走过时,总忍不住频频回顾,果子上的露珠晶莹透亮,使人提神。
  它是刻意的吗?我常在想。生命总是美丽多姿,超凡脱俗的,正如这几棵桃树。在这秋的脚步里,桃树保持了青春的心态,它不肖于与节候为伍,依然透着精气神,展现着美丽的风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不第后赋菊》之诗大可借来用以衬托此桃树的精神。
  人不如树!也就在此时我醒悟了。向树学习!也还在此时我收获了一份心情。
  时间总在流动。岁月不会止步。这秋浓了、冬近了,当然的,春也就不远了。
  秋令我感动。来了的是秋、浓了的是情。在这个秋季里,我找回了那颗青春的心情,淳美的韵味。

相里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4期

  • 第2022-09-03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9期

  • 第2022-08-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