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壁虎的故事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读《菜根谭》时记住的两句话,非常喜欢,悲悯之情,溢于言表。之所以于深夜的办公室里又想起来,是因为我忍不住抬头去看黑乎乎的窗玻璃,那上面,照旧伏着一只白腹向我的壁虎,几乎每天晚上,我把灯开启不久,它就出现了,犹如上自习的中学生一般守时。当然啦,是因为灯光吸引来各种小飞虫,为它提供了美味可捕的缘故。
  记得有一年入冬时,猛然间在楼道里碰见一只爬行很迟缓的小壁虎,我已经穿上厚毛衣了,心想它肯定很冷,大概是迷失在水泥楼房里,找不到可以藏身冬眠的去处吧。我就用扫帚把它拨进有暖气的屋子里。此后我留心,它要么在湿润的拖布下藏身,要么就在窗台的花盆里栖居,一直到快开春之前,时不时总能碰见它被惊扰后快速扭动逃开的样子,很是可爱的。
  不过让我真正对壁虎产生兴趣,是某年在电视节目里听到一个问题:壁虎凭什么可以抓住光滑的窗玻璃掉不下来?有人答是脚掌有吸附结构,但正确答案是脚心有密集带钩的毛,钩在并不光滑的玻璃的凸凹处。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找见相关的资料,介绍的却是“脚有黏附能力”,害得我为此还专门在夏夜找来放大镜,对着伏在窗玻璃外边的壁虎的四只脚趾反复观察,除了有淡淡的纹理,仍看不见带钩的毛,不甘心的我甚至还到商店寻找显微镜而不得,致使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哪个算对呢。
  但我还是很佩服它,能爬在垂直的和倒悬的物体上,人却没这本事;而且遇到危险断尾逃生后,竟然还可以再生出新尾巴来,也比人强多了,人连一个手指头都是无法再生的。可见我们要向动物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而对壁虎由佩服变成敬重,则是某年读到一篇关于它们的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一天拆木墙板,发现夹层里的一只钉子尖上,刺住了一只壁虎,可它居然还活着,而这只钉子至少已经钉了一年以上。他觉得奇怪,就停止工作,悄悄观察,终于发现另有一只壁虎衔了飞虫不时来喂这只不能动弹的壁虎。
  当时我真的是大受感动而且还差点落下泪来。壁虎生命的顽强和不渝的真情,一点也不亚于我们自负的人类呀!于是无论何地再碰见它们,都会留心更不敢有所伤害了,最实际的行为,就是夏夜里让灯多开一段时间,让它们能多捕一些美味,尤其是蚊蝇。有时,我甚至会把拍死的蚊蝇放置在外面的窗台上,为看不见的壁虎预留猎物呢!偶尔看不见它了,竟然会悄悄踱到窗前,把脸几乎贴住玻璃往外面的木窗格子上寻找。有时冷不丁的,它会在离我最近的窗格子处探出头来,自然是吓我一跳了,但心却实在了,好像找见了自己的伴读似的,这才复又返回书桌前坐下读写如常……
  一抬头间,就想了这么多。本来该休息了,于是就又找理由干些别的,并不时观赏它时有斩获大口吞食的情态。猛然一双黑亮的豆眼机敏而平静地侧了头朝我望过来,好像在问:是不是该关灯啦?

李云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4期

  • 第2022-09-03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9期

  • 第2022-08-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