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有个瑞平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她的成立和一个叫于瑞平的人参加镇里组织的乡村振兴培训班有关。“在村里大家伙都夸我是个‘能人’,但毕竟是个个体户,见识少,眼界小,这次培训让我茅塞顿开,觉得还是有个公司的‘组织构架’更能带动更多的人。”于瑞平说。
43岁的于瑞平出生在大宁县太古镇于家坡村,这里紧靠黄河,沟壑交错,土壤贫瘠,只有黄河滩涂的近百亩沙地,和一些坡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依靠,只能种一些比较耐旱、耐瘠薄的豆科作物,河滩地也只能种点花生和西瓜。于瑞平脑子活会思考,还善经营懂管理,从而喜欢上了果树这一行,自学了现代农业知识,参加各种果树技术培训,获得了高级农艺师职称、植保员等证书。为了更好地了解果树的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他还考取了无人机飞防证,一开始,他在大宁一家农资公司打工,每天开车给果农运送化肥农药,拉上果树专家技术员,到田间地头给果农培训指导。乡村振兴“动员令”打响后,他考虑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2018年注册成立了大宁县瑞平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在当个体户的10多年里,他跑遍了大宁县5个乡镇,60多个自然村,深知农民家户式的经营模式已很难适应瞬息变化的市场,农民从种收管理到入市经营,有着很大的盲目性。成立公司后,于瑞平以农资服务为主线,串联品种、管理、收储、入市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在瑞平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不仅有各种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资,还有剪子、刀子、锯子、刮子及喷雾器、割草机等器械,更重要的是他能不违农时,带上技术员、专家、教授根据季节现场指导培训,传授技术。处鹤村果农景爱科管理着20多亩果园,他用瑞平农业服务的配方管理后也提高了品质,苹果产值每亩达8000元左右;太古镇仪里村的冯军贤经营着8亩果园,过去商品果不到50%,现如今从施肥打药、疏花疏果套袋等一切管理都严格按照公司的程序进行,商品果达到了90%,亩收入达万元。昕水镇上麻束村的马三姓今年50多岁,两口子经营8亩果树,由于没有技术,管理落后,过去每亩果树收入才3000元,后来经过瑞平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三年跟踪服务指导,如今他的果园收入每亩提升到了8000元左右。马三姓高兴地说:“咱农民的特点就是分散、自由没人‘管’,其实是没有方向感。现在有瑞平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这根线牵着,我们周围村的果农也跟着学会了低头种庄稼,抬头看市场。”
冯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