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师

  赵爱华老师可不是个简单人。她今年56岁,再过两个月就要退休了,但她仍然有用之不竭的创新精神。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她采取了独特的抗疫方式——用歌舞抗疫。两年来,她这种独特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爱华老师是一个从教38年的老英语老师,她有34年时间代的都是毕业班的课。她热爱学生、热爱课堂、热爱讲台——只要一进教室、一踏上讲台,就会马上进入精神饱满的状态,就会不遗余力、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并感召学生一起用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从而提高讲课效率。她在课堂上竭尽全力,课后精心批改作业、备课,时常把工作带回家完成;回到家,心里还装着学生,总会不由自主地想:今天张三为何不够专心?李四近来成绩怎么下滑了……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但是,近年来,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而面对疫情,她不慌不忙地从容应对。
  作为一个从教38年的老教师,爱华老师关注更多的还是学生的身心健康。
  她对两个班近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她说,疫情两年多来,对学生造成了一定危害:网课多损坏了视力,居家多心理上有孤僻感,运动的减少使身体变得脆弱,体质弱又使上课恍恍惚惚,轻微的心理疾病与略微的体质下降在不少学生身上体现。
  针对这些情况,她耐心入微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但仅靠说教效果是有限的,她积极利用课前、课间、课后一切可利用的有效时间,尝试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改变学生。
  她搜集并编排了朗朗上口的防疫顺口溜引领学生熟读传唱:
  “戴口罩、勤洗手,病毒遇你绕道走;不聚集、不乱窜,你为社会做贡献。”
  “疫情还在持续,千万不能麻痹。”
  “人心齐,泰山移,合众力,做宣传;聚人心,灭病菌,戴口罩,避传染。”
  “病毒危害大,一起打败它。”
  “出门戴口罩,不把堆来扎。”
  她还排练了许多律动感十足、妙趣横生的抗疫手势舞与律动操,以此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念;她每节课都精心设计,穿插一首红色的、昂扬向上的歌曲让大家唱,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爱华老师教学生手势舞《爱我中华》《精忠报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七律·长征》等,不仅把课上得生龙活虎,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从小树立永远忠于党的领导、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树立精忠报国的远大志向,让学生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让学生铭记历史、感恩先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课前课后,她经常和学生一起用双语吟诵:“我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国家。”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并树立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爱华老师教学生歌曲《青春舞曲》《天天向上》《加油鸭》等,这些歌催人奋进,以此鞭策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不负韶华、不负青春,唱出了孩子们的心声与老师的期望。
  在家庭教育上,爱华老师教学生放歌《感恩的心》《最亲的人》,让学生懂得做人要知敬畏、懂感恩,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学会感恩,一个人的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她结合时事,教学生学习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热场歌曲《站在草原望北京》,一起助力并庆祝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歌颂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控的有效举措,爱国之情、抗疫激情油然而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放松,爱华老师和学生一起唱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你笑起来真好看》,欢快、富有活力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抒情歌曲《踏浪》等,这些歌曲让学生抖擞精神、雀跃律动,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免疫力,在学习和抗击疫情中减压去乏,提高了学习效率。
  除此,她还和学生一起跳律动操《中国功夫》,教育学生要以弘扬、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和学生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倡导学生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助人为乐,公而忘私,让雷锋精神代代相承。
  每首歌的选择、每节课的内容,都传播、承载、诠释、渗透、贯穿了一个能潜移默化,让学生成长、进步的主题。
  学生们很喜欢爱华老师,同事也很敬佩她,在她的感染下,学校有30余名女老师学起了瑜伽或舞蹈,有20多名男女教师坚持课余打乒乓球。
  她用歌曲来抗疫,不仅影响了学生和同事,还影响着她的朋友。她把各种热爱生活、有益身心、有利抗疫的小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里,鼓励朋友们,提升了大家抗疫的信心、调节了大伙的情绪。
  她还带动她的女儿一起用歌曲抗疫。
  她的女儿患有智障,这是一直以来她对女儿的愧疚:由于她专心工作忙不过来,孩子的病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造成了终生智力残疾。20年来,校园里经常有一道苦涩的风景——一个母亲拉着一个智障的女儿从人们的视野中匆匆而过。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时,必然会愧对家人与孩子,孩子需要照顾、工作又想干好,没有人能想象到爱华老师是怎么熬过来的;但是,她尽量给女儿力所能及的母爱和教育,尤其是把乐观的精神传给女儿。疫情发生以来,她带着女儿一起户外运动,让女儿参与昔阳县舞蹈协会的舞蹈演练,她把教学生的那些歌曲如数教给女儿,让女儿学会在积极向上的歌曲中面对生活。
  爱华老师是个积极向上的人,她爱好阅读并每期都要给昔阳一中的《鸣水》校刊投稿;她学会并爱上了瑜伽;她坚持练习唱歌。疫情危害人们的健康,各类措施又有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人们的心情,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多了起来,但爱华老师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她说,这两年多来,反而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爱华老师是睿智的,她的做法是有效的。临近退休,她仍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她完美诠释了新时代、新征程中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董彦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8期

  • 第2022-09-07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4期

  • 第2022-09-03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9-01期

  • 第2022-08-31期

  • 第2022-08-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