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打击盗版图书 建立共识开展共治

  开学季,很多家长都给孩子选购了课内教辅、课外读物。但有家长反映,自己买到的是盗版图书。内容缺漏、色彩偏差、油墨刺鼻……电商平台盗版图书泛滥的问题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盗版图书看似成本低、售价低,但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近年来,在实体书店之外,网络渠道、电商平台已成为图书销售的重要途径。由于部分电商平台监管存在漏洞,对入驻商家、上架书籍缺乏应有的严格审核,使得盗版图书乘虚而入。这些盗版图书通常粗制滥造,不仅纸张、油墨质量不达标,还有许多错别字、病句,在内容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价值观塑造会造成很大危害。
  事实上,图书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危害是多重的。打击盗版图书,不仅是维护作者版权、出版社合法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出版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更是保护读者尤其是孩子身心健康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全社会正逐步形成打击盗版图书的共识。显而易见,实体书店、电商平台、监管部门、权利人、平台内经营者、行业组织、用户等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供应端、销售端等环节形成打击盗版图书的合力。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阅读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方便地阅读到数量多、质量优的正版图书,最大限度挤压盗版图书的生存空间。

  王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13期

  • 第2022-09-12期

  • 第2022-09-11期

  • 第2022-09-10期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8期

  • 第2022-09-07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5期

  • 第2022-09-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