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太原市医保中心发布消息,71种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凡参加太原市职工基本医保或居民基本医保人员,可享受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保障待遇。这是太原市医保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便民利民新举。同期,大同、吕梁等市也出台类似政策。
相较西医操作,中医适宜技术“简、便、验、廉”,在治未病、慢性病治疗、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和独特优势。多数情况下,患者无需住院,可在门诊随治随走。此前,由于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费用尚未纳入医保,既降低了患者使用积极性,也影响了技术推广和应用。
目前,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点的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针刺、灸法、推拿等5大类71项。太原市此次明确,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和其他二级以上医院以中医为主要服务项目的科室,使用规定的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脑梗恢复期、颈椎病等20种疾病所产生的门诊费用,由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按60%报销。新举将有效减轻参保人员中医门诊治疗的经济负担,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健康服务需求。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医保制度对调节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意义重大。未来,要更充分地发挥医保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医保支持政策,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让医保助力中医适宜技术更好地服务全民健康。
本栏撰稿邬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