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

巍巍帝尧耀千秋

  •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时光黯淡了无数显赫人物。帝尧经过时光的淘洗依然光耀千秋。帝尧,名放勋,属于伊祁侯部族,史称祁放勋,位列三皇五帝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乔忠延先生的《巍巍帝尧》(《典藏古河东丛书》,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以丰富的史料和考古发现,翔实地记述了帝尧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丰功伟绩。
      关于帝尧的故里,史学界多有争论。乔忠延结合民间传说和陶寺遗址考古成果认为,帝尧出生于临汾市尧都区伊村,定居在姑射山麓的平湖北侧。帝尧在上古时期功德卓著,庙号为尧。河东大地不仅有帝尧出生的传说,还有他成亲、继位、拒礼、访贤、让位,以及安葬的传说。这引起考古工作者的关注,在陶寺遗址发现了远古时代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史前中亚最大的城址、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等等。该遗址属龙山文化晚期,与尧舜禹时期吻合。如今尧都区伊村村南的高崖上仍然耸立着一块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碑,上面刻着“帝尧茅茨土阶”6个大字,与考古发现互相印证,说明帝尧的故里在尧都。
      自古以来,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为什么呢?本书给了答案,根源就派生在帝尧身上。历史人物总是与传说分不开的,传说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反映了人们的美好诉求。作者善于从传说中解读历史,使历史人物显得更加丰满。尧帝的母亲庆都是伊祁侯的女儿,一次她在野外闲游之时,忽然刮来一阵龙卷风,有一条通体透红的“赤龙”随风飞舞。人们惊慌逃窜,唯有庆都若无其事。只见那条赤龙缓缓贴近庆都,与她交合在一起,伏地而卧。等待龙飞走之后,她发现草地上有一张红色人像,写着“赤受天运”。庆都回家不多时发觉自己怀孕,14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孩。作者查考资料,比帝尧早的那些三皇五帝没有一位与龙有关系。如此看来,龙的传人来源于帝尧,他是第一位龙的传人。
      乔忠延赞扬尧的功绩,总结为8个字:“民师帝范,文明始祖”,并指出帝尧建立的唐国,是华夏大地最早的国家——“中国”。帝尧曾经在陶地当陶侯,后来改任唐侯,住在平阳,由此建立了唐国。黄河东岸的土地自古称作河东,秦汉时期设立河东郡,即如今运城市与临汾市的辖域,北部还要辐射到石楼和灵石两县。帝尧在政治上垂拱而治,教化天下,初创法律,实行禅让;在农业上钦定历法,观测四季,划定节气,下种耜田,发展农耕,拉开了农耕文明的序幕。收获的粟谷要保管和守护,用一道防护围墙夯筑在住地周边,这就是国家的雏形。在甲骨文里,“或”字就是这雏形的写真,“口”是围墙,“戈”是拿着武器守护。“或”就是最早的国字。唐部族建立唐国,住地成为国都,被后人誉为“尧都”。帝尧时期“万国林立”,唐国无疑是这万国林立的国中之国,先民将“国中之国”简称为“中国”。帝尧时期,为了采纳臣民的意见,还设立“诽谤之木,敢谏之鼓”,这是今天华表的来历。
      作者学识丰富,善于引用各种史料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史料载,帝尧发明水井,又说黄帝发明水井,还有人说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发明了水井。乔忠延引用古代《括地志》《世本》等书,以及今人柳诒徵《中国文化史》、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张崇发《中华名胜古迹趣闻录》等书,证明了帝尧时期确实发明了水井,可谓旁征博引,互相佐证,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进一步推论指出水井催生了城邑和国家的形成,根植了城市文明的基因。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帝尧建都的地方,历史上本有定论,但是近来史学界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帝尧建都之地,还有太原、河北唐县之说。乔忠延引经据典,以历史上两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稽古录》的观点为依据,结合郭沫若、翦伯赞的观点,无可辩驳地指出帝尧建都之地即临汾市尧都区。
      此外,该书还记载了舜帝、后稷、大禹、皋陶的功绩。作为帝尧的大臣,舜帝辅佐帝尧,继往开来;后稷教民稼穑,发展农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皋陶设立刑罚,是中国司法的始祖,他们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辅佐帝尧开创了农耕文明的伟大时代。
      大哉尧舜君,道高德巍巍。乔忠延先生生于帝尧故里,研究尧文化多年,堪称尧文化研究的专家。改革开放时期,尧庙广运殿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复重建的,对于尧庙建设功莫大焉。《巍巍帝尧》将历史、考古和丰富的传说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记述了帝尧的事迹,描写了农耕文明的肇始和社会治理,颂扬了帝尧的卓越功绩。该书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帝尧的一生,研究古河东文化有重要价值。龙的传人、雄伟高大的帝尧,巍巍屹立于华夏儿女的心中,光耀千秋,传之永久。

    宁志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13期

    • 第2022-10-12期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10-10期

    • 第2022-10-09期

    • 第2022-10-08期

    • 第2022-10-07期

    • 第2022-10-06期

    • 第2022-10-05期

    • 第2022-10-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