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独特历史的记忆;每一方水土,都有其顺应自然的习气;每一个族群,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
地域如人,各有底色。
泽州县高都镇岭上村是明朝首任北平布政使——张昺的故里,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岭上村,在南太行山的掩映之下,大山深处的秦砖汉瓦更显古韵,茶马古道更显沧桑。
10月3日,“泽州县第11届美丽乡村摄影节暨高都镇岭上村张昺清廉文化交流活动”开幕,传统村落,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镶嵌在“丰”景之中,跃然眼前。
老街古巷,连接着过去,通向未来。村口处,两棵伫立千年的酸枣树,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映照着故乡的风景,见证了生态的改善、时代的发展,呼唤起儿时的回忆,荡漾起诗意的浪花,记录着美好的生活。
谁持长镜摄秋芳,静卧深巷嵌古墙。摄影图片展览期间,朋友欣喜地掏出手机,拍起了照片,录制了视频,发到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使沉寂已久的山村,听到了久违的欢声笑语,老街出镜,古巷新景,方兴未艾,游人如织。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专程赶来,拍摄隐藏在古巷深处的故事、美景。
视频赏景若回乡,故里出镜好风光。在“岭上村大喇叭”聊天群里,60多岁的姐姐发来一段刚刚拍摄的抖音,目之所及,古墙倩影,秋光朗月,焕然一新。
手机横屏摄古巷,镜头随带泥土香。当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当启明星升起,古巷和美景遥相呼应,当楚汉宫灯点亮,摇曳在老街的秋风里;回放家乡好友在朋友圈里发布的视频,牵挂就会在心底泛起涟漪,思念也随之在心海荡漾,挥之不去。
小小的手机视频,拉回了那个久远的记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辨认着父老和乡亲,在灯火阑珊处寻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在热切期许中盼望着儿时伙伴欣然地出镜;那份期盼的愿望,赶走了所有的孤单和寂寞,那份依稀的记忆,叩问着内心的真情和想法;牵挂久违故里是浓浓的思念,牵挂儿时伙伴是淡淡的忧伤,牵挂粗茶淡饭是阵阵的芳香,牵挂老街古巷是丝丝的甜蜜……
微信视频诚邀君,抖音直播乡村景。国庆假期,热衷于在手机视频里悄悄地欣赏故里,心潮澎湃,夜不能寐,甚是惊喜。即兴吟诗:“楚汉宫灯摇秋风,举机犹觉影子重;老街新景沾荣光,古巷一夜突爆红。”挥毫泼墨,直抒胸臆。
我自豪出生在岭上村,成长在张昺故里。从视频中,再次嗅到了记忆深处那份独特的乡村味道和温馨,还有那些看得见的变化和欣喜。
跟随着摄影师的镜头,思接千载,神游故里,欣赏着兄弟姐妹们辛勤劳作却依然靓丽的倩影,观看着传统村落屡经沧桑却依然俊美和秀丽。
日揽美景约重阳,夜游古巷醉影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文化的根在民间,乡村丰富多彩、红红火火、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动,滋养着中国文化的根脉,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宋修见在《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一书中指出,三山五岳间如斯古老的村落,勾连起中国文化细密而深沉的磅礴根系。正因有如此细密而深沉的磅礴根系,中国文化这棵大树才得以历经数千年风雨而愈发枝繁叶茂。
是啊,再过几年,张昺故里又会美成什么样呢?我在心里热切地期待着……
宋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