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农事活动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给庄稼施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充足才能提供给庄稼生长所需的养分。我们平定人把给庄稼施肥称作“奶”,比如为玉米施肥叫“奶玉茭”,足见对作物种植的重视——就像呵护婴儿一样。
不到农村,不知稼穑之艰难。在过去,经济欠发达,化学肥料稀缺,给农田施肥大多用的是农家肥。农家肥是农民把人粪垃圾、家畜家禽粪便、作物秸秆、草木灰等经过积肥的方式沤制而成的。因此,积肥就成为一项特别重要的农事活动。
我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学校就于立秋前后的节假日组织师生帮助村里积肥。大家用镰刀在房前屋后、野外割各种蒿草,打成捆儿,肩扛担挑运送到指定地点,有专人用铡草刀铡碎,浇水后用土覆盖发酵腐化。当时,村民们割回去的蒿草要过秤,按重量换算成工分,以此鼓励大家积肥的积极性。
土地承包之前,村里的各生产队在各自种植区域中心地带都修建了蓄粪池,各家各户的人粪垃圾按所属队别积储到粪池中发酵,到春天耕种前运到田地中,和着土壤均匀地拌成一小堆一小堆的(俗称:拌粪),供春耕时施用,或者也可在庄稼出苗后作为追肥直接施用。担挑运送、加工、施用期间,虽然气味难闻,又汗流浃背、肩背疼痛、腰酸腿困,但就像人们常说的:没有大粪臭,哪有五谷香?钱难挣,肥难积!
过去,村村饲养牛、马、骡、驴、羊,家家户户养猪、养鸡、养兔等,这些畜禽的粪便自然是上等肥料,尤其是猪粪,量大质优,因此,有大量的积肥来自于猪、牛、马、驴、骡等的粪便,大家会及时清理牲口圈、猪圈、羊圈、鸡窝、兔窝等,用被铡碎的秸秆、蒿草等掺和着煤炉灰或土加工,堆积起来发酵、腐化备用。还有一种积肥方式是积、施结合,就是所谓的“放羊卧地”。这个过程十分辛苦,羊倌需要驱羊到田地里过夜,还得驱动羊群挪换地方,翌日早晨,被羊卧过的这堰地便铺满了羊粪。夜幕沉沉,牧羊人风餐露宿,尽管配有牧羊犬,牧羊人却整夜不敢合眼,生怕突然来了狼把羊叼走。
更有特色的积肥方式是“拾粪”。那时不像现在,那时的机械化程度低,有的村连一辆手扶拖拉机都置不起,耕地、运输、磨面等全凭人力辅以畜力,因此,生产队养着不少牛、马、骡、驴等牲口,在牲口、羊群经过的地方留下不少粪便,拾粪人挎一个背筐、拿着专门打造的小铁铲,见粪便铲入筐中。这种积肥方式在当时很盛行,而且竞争还比较激烈,由此,我村曾上演了这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
这是我出生之前的事了,故事的主人公还是我家的邻居呢。他是我的一位大伯,身材偏矮,左耳颊面部扭曲,左耳残缺,人称呼他时,在他的名字前加个“狼”字。我叫他“狼伯”,倒不是他心肠不好,恰恰相反,他是个勤劳善良、热肠古道的好人,被冠以“狼”字,自然事出有因。
狼伯11岁那年就已经是家里的小劳力了,他常常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地劳作,是家里干农活的好帮手。那年冬天的一天,为了多拾点野外的牛粪,他天不亮就打着马灯、挎着背筐、拿着小铁铲出发了。当时月黑风高、路上空无一人,走到一段上坡路时,他突然听到身后窸窸窣窣的声音,扭头一看,一双眼睛正在逼近——狼!他心头一惊,不由自主地攥紧小铁铲,很快,这匹恶狼凶狠地扑过来,狼伯惊慌失措,背筐、铁铲、马灯丢在地上,他被恶狼咬住了左耳颊面部,并且迅速往坡下拖去,情急之下,他摸出口袋中装着的一枚生锈的铁钉刺入狼眼,狼疼得嚎叫一声松口放人,急急地逃向远处……瞧!狼口逃生,多悬哪!
再来说说植物叶子和草木灰沤肥。植物叶子沤肥,是一种取材便捷的积肥方式。在深秋乃至冬天,人们会把大风刮到墙角旮旯里的玉米叶、树叶、草叶等收集起来(本地人叫卷叶叶),蒙上土,浇水做堆肥,以此保持土地的肥力。至于草木灰,就是草木焚烧后的灰烬。草木灰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对庄稼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肥料,但焚烧草木的过程会造成环境污染,一不小心还容易引发火灾,因此,今天对这一积肥方式已经不怎么提倡了。
土地承包之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农业机械逐渐走进农村,传统农具和农业耕作方式逐渐淘汰,喂养的牲口逐渐减少,堆沤厩肥的积肥方式退出主流,作为牲口主要饲料的秸秆大量积存,人们便就地用铡刀铡碎,和着人粪垃圾堆肥,在地里发酵、腐化,但每过一段时间就必须得去翻粪,使其发酵均匀,以加速腐熟。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采用了有机旱耕作技术,秋收后,直接把秸秆顺垄摆放,稍微用土覆盖,实现了秸秆还田、肥田的目的。
现在和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党和国家对“三农”高度关注,农村逐步实现了机械化耕种,作物秸秆可以直接让旋耕机铡入田地,自动还田;再加上各种新型高效复合化肥的使用,农民朋友们种地轻松多了,积肥也不那么劳神费力了。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父老乡亲们的积肥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积肥——他们积的是梦想、积的是希望、积的是丰收!
郭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