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符合当前我国国情,也为当今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绿色发展,要立足国情省情实际,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营造绿色和谐环境、弘扬绿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构建绿色宜居城乡入手,共同建设美丽山西。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我省要走好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并充分发挥全省资源优势,高效挖掘生态潜力,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为全省经济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一要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优化全省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工业向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方向转变,以有效降低工业耗能,不断培育能够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的生态工业,拓宽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生态工业产品的整体附加值。二要立足全省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助力全省农业向都市型、生态型、观光型转变,通过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基地,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全省农业综合效益。三要立足全省生态环境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完整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创新生态旅游保护开发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开发、监督管理制度,打造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以绿色产业经济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经济保障。
营造绿色和谐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营造绿色和谐环境,关键在于坚持绿色发展基本原则,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将解决损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一要对全省主体功能分区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建设,探寻低碳、环保、绿色、生态、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模式,高效合理利用全省资源,为全省营造绿色和谐环境构建一道完善的生态安全屏障。二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落实环保督察工作,对全省现有的生态保护制度进行不断修订完善。在保障全省经济健康正常运转前提下,做好全省生态环保的检测和调查,并对相关企业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督促认真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坚决对以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经济增长的行为说不,切实保障全省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和水生态质量优良,在保障全省各地区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强化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弘扬绿色生态文化,要坚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共处为核心,促使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完美结合,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要把监督体系融入治理体系,扎实推进清廉山西建设,营造绿色政治生态文化,更好满足山西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充分发挥主导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全省绿色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全省绿色生态文化建设组建一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志愿大军,共同弘扬绿色生态文化,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生态文化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风尚。二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涵盖体制文化、认识文化、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四个方面的绿色生态文化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绿色生态文化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绿色环保的价值理念,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倡导绿色健康消费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倡导推广绿色健康消费。
一要从顶层设计抓起,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多种手段为全省开展绿色健康供给侧改革创造良好条件,如,通过绿色税制和绿色金融来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企业,减轻绿色低碳企业生产负担,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绿色低碳产品。二要加大“绿色治理”力度,加大对违背绿色发展理念的污染排放、恶意消费和高耗能生产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严格落实相关激励考核制度,引导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养成绿色健康的消费习惯。三要全面加强全省绿色健康产品的供给能力,依托现有生产体系,加大绿色健康产品的研发和创意投入,完善绿色健康产品的科学认证体系,从消费源头上满足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对绿色健康产品的消费需求。四要不断创新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媒介的广泛宣传,不断增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通过不断加强绿色健康消费知识普及,更好地将绿色健康消费理念传播给全省广大人民群众,使得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养成绿色健康消费的生活方式。
构建绿色宜居城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色宜居城乡是指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促进的良性关系,城镇地区反哺乡村经济建设,乡村发展被注入新活力共享城市发展福利。
一要立足全省自然资源禀赋,探索绿色宜居城乡建设路径,为全省发展打造新型城镇,建设绿色生态区域,让城乡居民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实现农转非居民的平稳过渡。二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有序开展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认定,尽可能选择低碳、节能、环保材料和现代节能环保技术对棚户区、老城区、乡村进行改造升级。三要加快落实绿色城镇建设步伐,探索立体式城市绿色建设方案,有效提升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休闲品质。四要积极打造绿色宜居村庄,认真落实农村环境大整治、大绿化行动,通过大力建设农村保洁队伍、配套齐全的污染处理设施和资源循环回收机构,对乡村生产和生活场所进行高效治理,美化乡村人居环境。(作者分别为:山西农业大学乡村人才振兴学院院长 郭建平;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所副所长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