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深秋的季节,父亲走完了他98年的人生历程,于10月20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生前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
在医院轮流陪侍父亲的日子里,我们都要紧握着他的手,轻轻地按摩,希望他的手能自由活动起来。
父亲的这双手瘦瘦的、软绵绵的,但又是丰厚有力量的。这双手,曾经抚育了6个子女,培养了桃李无数;这双手,曾经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画作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人民。
父亲少小离家,从此再也没有见到他的母亲。没有尽到孝心,这是父亲一辈子深感遗憾的事情。他对他的母亲非常思念和愧疚,父亲肯定去看望他一生都萦绕在心底并千呼万唤的妈妈杨秋菊去了。
从小父亲母亲给了我们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让我们幸福地成长。父母可谓青梅竹马,意趣相投,他们画画读书、写生旅游,在家庭和事业上,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记得父亲曾经风趣地说:“你妈有三把刷子,我也有三把刷子。我的刷子是卫生间马桶刷子一把,每天拖地刷子一把,还有毛笔刷子一把。你妈是厨房锅刷子一把,扫帚刷子一把,毛笔刷子一把。”小时候,每逢星期六,父亲就去买菜买肉,做好饺子馅,星期天一家人包饺子美餐一顿。油盐酱醋生活用品,全由父亲采购。二老都很勤快,生活过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他是一个画家,更像一个农民,从早到晚一辈子不辞辛劳地经营着他的艺术天地。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不怠慢。他又是那么从容,朝五晚九地生活着,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轻松那么自然而然地生发着、成长着、壮大着,直至绿树成荫,庄稼丰盈。在秋的季节,果实累累地奉献给大地,奉献给自然。父亲从容不迫地画了一辈子画儿,从容不迫地教了一辈子书,从容不迫地出了一批又一批画作,又从容不迫地一次一次捐赠给社会。
父亲用绘画的现代艺术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2019年至2022年高龄之际,还应邀在联合国参加了3次中国绘画展览,其中父亲的作品《祖国万岁》被作为展览的广告展出,这充分显示了父亲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现代性这一特征。把一幅作品作为绘画展广告,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用现代艺术语言,用中国传统中万年青的寓意和中国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感情。这个题材,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可,也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他的这个作品打开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交流的通道,同时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语言,扩大了创作题材范围,反映了中国当代的现实生活,引领了时代审美。
父亲是一个真诚的、朴实的、实实在在的人。他性格直爽、豪放、热情,真诚面对艺术,没有利益之心。他忠实于朋友、忠实于艺术、忠实于他的教育事业,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地当了一辈子教师,把艺术创新研究和教学、把艺术与现实生活、把艺术与国家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感而发,使他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哪里教学,无论在哪个学校,他都是诚诚恳恳、尽心尽责做一名人民教师。他在几十年的教学中,由于对专业、对教学工作的认真,不仅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及优秀学者,而且成就了自己的专业,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完善了自己的艺术人格。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在学中干、干中学的人,是实践教学相长的典范。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使他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民艺术家。
父亲是一个快乐的人。他曾经给我们说,每个人都要快快乐乐地生活,要善于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找到快乐。父亲的一生战胜了许多困难,他就是在乐观的人生态度中度过了一生。他的乐观使他的作品风格单纯新颖、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正气。在他的生活、工作、教学中,他都是以积极向上的平常心去面对,在艰难中去体会艺术,在生活中去感受艺术,认认真真地工作,快快乐乐地工作,在工作中享受艺术,去创造艺术。因此,他的作品也是他人生的写照。他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走向了人生的顶端。他的一生是平凡的、是充实的、是艺术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一生。
在这金色的秋日里,父亲享受着秋日的阳光,享受着金灿灿的果实,享受着他美好的艺术世界,他去而无憾。
在这金色的秋天,父亲完成了历史交给他的任务,将去迎接新的使命。
如同他的画作一样,父亲是傲骨的梅花、是洁白的玉兰、是知春的迎春花、是娇艳盛开的牡丹;父亲是一尊傲立的青松、是一根青竹向天,父亲是一把利剑!他用画笔站在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前沿,去表达自己的满腔热忱和主见;他用画笔支持国家的发展,拥护歌颂祖国的繁荣富强;他忠诚地为党工作一生,为人民服务,将一切献给人民。他去而无憾!
赵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