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近日,由刘尚希领衔撰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共同富裕与人的发展:中国的逻辑与选择》一书出版。该书以共同富裕与人的发展为主线,基于历史考察和全球贫富差距对比分析,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为世界提供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是一个艰巨、复杂、长期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世界的共同愿景,更是中国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该书基于人本逻辑,从消费分配、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的循环,阐释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以“贫富差距的根源是群体性能力差距”为主线,剖析制约实现共同富裕的底层逻辑和结构性问题;提出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把共同富裕融入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之中。
促进共同富裕,需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通过创新来提升劳动生产率,让人民通过勤劳智慧获得更多收入,从而形成更大的消费能力,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也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创造更多高薪酬或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从理论来看,共同富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一是如何推动富裕与共同的融合?二是共同富裕应该基于物还是基于人?三是分配预期如何引导?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些都为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从进程上看,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可能齐头并进,在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需分阶段扎实推进。该书提出,促进共同富裕,不是走向以财富平均程度来衡量的平均主义,而是走向人的现代化,即以群体性的能力差距缩小为标志。围绕人,围绕农民市民化来做文章,才能找到促进共同富裕的钥匙。
王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