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旅资源得天独厚,文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两个转型、文旅先行”,并就“两个转型、文旅先行”的使命担当、实现路径、体制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是山西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文化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文化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扩内需、促消费、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意义重大。要把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同步推进“两个转型”的大战略下来审视和把握,努力先行一步、抢先起跑。在产业转型上,重点要把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文旅产品多元业态融合,实现传统观光休闲游向深度文化体验游转变。创新是数字化基因的天然属性。在数字化大潮中,文化和旅游行业作为新技术示范应用的天然土壤,既有“产业数字化”的服务水平提升,也有“数字产业化”的跨行业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关联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现代服务业最为活跃的力量。文化旅游业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融合深、结合早,场景多元、业态新颖,比如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就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催生的直播带货,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消费方式之一。再比如,文化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生活科技的潮流,智能家居最早应用于酒店。文化旅游业既要自身转型,更要广泛带动其他关联产业转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催生出许多新需求新业态新产品。文化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关联多个行业,如酒店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很多传统行业通过文化旅游业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和新的发展空间。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要求文化旅游业要快速转型,比如,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新商业模式的构建运营推广等,唯有转型才能顺应新的形势,赢得新的机遇。再比如住宿业,长期以来是文化旅游业的配套要素,现在一些地方推出深坑酒店、星光帐篷、玻璃民宿,使“住”成为一个旅游主题。
持续加大投入,基础再造。文化旅游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旅游业的场所设施、公共服务、内容形式等,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征,强调的是社会效益优先。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投资构成中,政府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或者直接投资文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或者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发挥杠杆撬动作用,或者出台扶持保护政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要抓住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补齐路网场站、景区设施和周边环境治理等传统基础设施短板,适度超前推进5G网络、物联网、智慧导航、网络互动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促进全省文旅基础设施全方位提质升级。
推动文化旅游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把推动“两个转型”作为主要任务。以旅游业为例,产业结构优化,要解决旅游主题结构单一的问题,在观光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各种体验游,如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体育竞技游、研学教学游等;要对“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结构进行优化,特别是“游、购、娱”的消费比例要提高,要提高供给档次、消费水平。文化旅游业更要从产业特性出发,积极推进数字转型。文化旅游业要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意进行融合、再造,既创造新的产品、业态、服务,创造新的需求、新的供给,还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各要素的附加值和发展空间,进而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重点要通过数实融合、数智赋能,推动实现文旅生产方式、体验方式、服务方式、治理模式的全方位创新,培育文化旅游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这是文化旅游业数字转型的方向。要持续抓好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地及5A级景区等龙头产品的品质提升,增强核心吸引力和美誉度。因地制宜发展度假游、康养游、红色游、研学游等综合旅游,积极开发富有山西元素的工美、文创和数字化体验产品,促进产品升级同消费升级良性互动。要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推动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聚焦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着眼更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推出全生命周期的场景体验产品,让三晋大地壮美的自然景观更富神韵、厚重的历史文化尽显魅力。
推动文化旅游业创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丰富业态创新路径,积极培育和引进数字文旅企业,推动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实现文旅业态全链条升级、全方位改造。市场竞争能够提供创新动力,但是对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文旅业来说,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恰当发挥政府作用,可以使文旅创新的大事办得更大更快更好。对文化旅游业的创新给予政策支持、资金补助、环境优化,产品创新,重点是新技术的应用融合;业态创新,主要是平台经济、规模经济的培育;商业模式的创新,重点是适应和开发需求侧;治理创新,重点是建设全省统一的智慧文旅系统,促进文旅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者为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 戎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