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已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全省各地在积极转变思路,强化统筹衔接,创新方式方法,以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对感染高峰严阵以待,全力满足群众就医买药需求。
盘活现有诊疗资源。资源能否做到物尽其用、运用得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对待态度和利用方式。三年艰苦卓绝的抗疫之路,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也建设了极具医疗价值的硬件设施设备,诸如隔离酒店、核酸检测亭等,有效盘活后,既能避免公共资源浪费,又能在新赛程接棒执行新任务。我省多地已开展诸多有力有效有益的尝试,如有些地方将核酸采集亭改造成发热门诊亭,亭中采样的“大白”变换为把脉问诊的大夫;有些地方具备隔离条件的酒店,推出“阳性隔离套餐”,让轻症和无症状患者自愿入住,减轻家人感染风险和负担。改造工程量和难度不算大,改造之后却行之有效,实实在在服务于附近居民。
用好基层卫生资源。随着感染人数增多,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压力骤增,应发挥基层社区的诊疗末梢作用,将大部分轻症、无症状患者吸附在社区。太原市为方便发热患者就诊需求,依托三家较大医药零售企业“药店+诊所”独特优势,在其197家门店设置连锁“诊所+药店”发热诊室,居民可便捷获得对症治疗、健康指导和购买平价退热药品等服务。这些诊所大多有中医坐诊,在西药短缺的情况下,还可为有需求的居民开具中药处方,辨证施治。山西是中医药文化大省,用传统中医理念和理疗、中药等来治疗发烧等新冠病症,大有作为。
营造社区互助氛围。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也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格”,社区的服务牵动着万千群众的神经末梢。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各地社区防控也要由严防严控向服务无缝隙、全覆盖转变。要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志愿者、网格员作用,建立健全互帮互助机制,伸出援手,献出爱心,以实际行动守护居民平安健康。比如,创建社区就医买药信息互通群、组织邻里帮扶小分队、设立免费共享药箱,画出生命健康最大同心圆,抛出爱心救助最高抛物线,营造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等,确保将紧急重要医疗物资送到最需要的人员手中,让老人、幼童、孕妇、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员能得到及时救助。
目前,疫情防控仍是吃劲的时候。全省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灵活调整措施,切实保障群众诊疗用药需求,确保顺利渡过疫情流行高峰期。
沈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