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聚焦机构和个人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面向3—6岁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违规开展普通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重点问题开展排查整治。
其中,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颇受家长关注。曾听到一位家长吐槽:“班里不少孩子都报了老师的课外班,没办法,就给孩子也报上了。”这位家长说,为了不让二年级的孩子把这件事说出去,自己费了好大劲,因为“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是孩子们所崇拜、仰慕的人,在他们的认知里,可能确实无法明白老师怎么会做错事,怎么会做违反规定的事?
老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不只是知识方面,还包括做人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行为示范比口头说教作用更大,影响也更大。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既有损自身形象,又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不好的影响,得不偿失,切不可为。
李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