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典藏古河东丛书”共11部著作,大都以河东大地上的古圣先贤、文臣武将为线索,如尧、舜、禹、后土、后稷、嫘祖、荀子、关羽、司马光、卢纶,一人一部书,一书一主题,生发开来,胜境宏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韩振远所著的《天下裴氏》则是其中唯一一部从一个家族入手,由众多人物展开的著作,这个家族即“天下无二裴”的裴氏家族。长期以来,多少人著书立说,探究裴氏家族的发迹史、发展史、发达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韩振远的这本书则是一部特色鲜明、与众不同的裴氏著述,以独特的视角和文笔,探寻裴氏家族根深叶茂、长盛不衰的终极奥秘。
闻喜县裴柏村的裴氏家族,据《裴谱·官爵》载,其在正史立传者600余人,大小官员3000余人;有宰相59人,尚书55人,更有侍郎、常侍、御史、刺史、太守等若浩瀚星河,难计其数,熠熠生辉。宋代红杏尚书宋祁、欧阳修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从诸多家族中,将裴氏列为第一,感叹“其材子贤孙不殒其世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呜呼,其亦盛矣!”一个蜗居山村的平常小姓能如此璀璨夺目,无疑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2000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裴氏文化研究者甚多,对裴氏兴盛原因得出结论,用6个字可以概括:世袭、联姻、自强。纵观裴氏家族的兴盛史,也正是通过这3个支点,构成其绵延千秋的稳固基业,形成“天下无二裴”的洋洋大观。这个结论不无道理,也是最真实的写照,却没有道出裴氏兴盛的深层次原因。
在古代,选举(官)制度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门径,裴氏由崛起到鼎盛的发展轨迹,与选举制度的进步基本同步,春秋战国实行“世卿世禄制”,进入仕途全靠世袭,裴氏无一人入仕做官。中国古代真正的选举制度始于秦汉,“察举制”实行,裴氏崛起;魏晋“九品中正制”滥觞,裴氏兴盛;隋唐“科举制”发轫,裴氏鼎盛。3种不同的选举制度,对于家族文化气氛浓厚的裴氏并无本质区别,只有形式的不同,选举制度越进步,豪门气象越兴盛。
《天下裴氏》以历代选举制度、官制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自春秋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1000多年的历史链条中,结合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选取了16位有代表性的裴氏优秀人物,通过不同时代人物的仕途经历,呈现裴氏家族官僚化的基本特点,探求裴氏世代钟鸣鼎食的内在原因,找出裴氏众多人物宦海沉浮的共同规律,正本清源,追根溯源,厘清以尚学文化、顺应文化、复元文化为核心的裴氏家族文化脉络,这也正是裴氏家族长盛不衰和源头活水的终极奥秘。
尚学文化是裴氏家族兴盛的基础。《天下裴氏》中提到,以唐朝为例,在289年的国祚中,裴氏不仅出现了数以百计的进士、举人、秀才,全国可知的140位状元中,裴氏竟占去5位,分别是:裴俅、裴思谦、裴延鲁、裴格、裴说。如此逆天的比例,说明裴氏的家族“尚学”文化确有独到之处。初唐至盛唐,裴氏8位宰相入仕,6人靠门荫,2人凭科考;中唐至晚唐,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裴氏9位宰相的入仕途径正好反过来,2人靠门荫,7人凭科考。从这样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出,凭借优良家族文化孕育的深厚学养,裴氏族人可以轻松应对任何形式的选举制度。裴氏家族正是在这种世袭、尚学的双轨作用下,实现了良性循环的长效发展,逐步成长为名门望族,千年不衰。不仅如此,跻身于朝堂的裴氏家族,还多次参与过官制改革。魏晋时期,裴秀主持恢复“五等之制”;裴楷参与“九品中正制”的完善。南北朝时期,裴政参与过北周的六卿(六官)之制改革;盛唐时期,裴行俭在官制改革中,设长名榜、铨注等法;其子裴光庭施“循资格”选官。一个家族能有这么多人参与官制改革,不是巧合,也不是偶然,按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是“与其‘家教上下相奉’”,也就是裴氏家族文化息息相关。
顺应文化是裴氏家族兴盛的关键。《天下裴氏》通过对诸多裴氏代表人物的剖析,发现裴氏长盛不衰的另一条途径,即:顺时应势,明理识人。每次改朝换代前,群雄蜂起,豪强林立,士人们都会面临所事何主的困惑,一步走错,血流成河,满门皆灭,睿智如曹操也感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投奔明主、攀缘高枝关乎个人前程,是家族兴盛的前提。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从曹魏、西晋、南北朝至隋、唐,每至改朝换代之际,裴氏族人都能做出正确选择,让人惊叹的是,不到400年间竟有多达3次拥立之功、开国之勋。曹操加爵“魏公”,裴茂持授节印。司马炎争夺世子,裴秀美言举荐。李渊代隋犹豫时,裴寂以大义相劝。不等“天下归心”,天地变局之际的3次拥立之功,为裴氏在3个王朝占尽先机。南北朝是裴氏家族的衰落期,南北对峙初期,大部分裴氏族人作为“晚渡北人”前往南朝,至南梁、北齐、北周三朝鼎立,裴氏族人顺时应势,又纷纷回归北周,在建立隋唐两朝的关陇贵族集团中为裴氏占据一席之地。
复元文化是裴氏家族兴盛的亮点。《天下裴氏》从浩瀚的史料和灿若星河的裴氏俊才中,发现根植于裴氏家族血液乃至基因中的复元文化和复元能力。裴氏族人由门荫世袭进入仕途,主要在魏晋时期。如裴潜、裴秀、裴楷、裴頠,“冠冕蝉联”,多人做到中书令,造就了裴氏的第一次兴盛,风头甚至超过著名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古人云:“公侯之家,必复其祖”。裴氏成为豪门显姓后,也曾跌入深渊,沦为地方庶族,南北朝160多年间无一人位居宰辅之列,寂寂无闻。但至唐代伊始,遇到合适的政治土壤和历史机遇,很快就自我调整,厚积薄发,一时涌现出17位宰相。如此蔚为大观的官场奇景,非裴氏家族的复元文化和复原能力难能为之。
韩振远先生的《天下裴氏》,不只以独特的视角和视野,带给你全新的感悟和发现,让你领略到与同题材作品有别的天下裴氏,同时,思考深邃,文采丰沛,行笔流水,情注笔端,可谓一部引人入胜、难得的历史文化散文专著。
杨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