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一跨进腊月的门槛,空气里就有飘忽的年味了,这紧绷的又略带甜味的气息,会随着日子的推进,被堆积得愈来愈浓郁。一家之主的男人先忙活起来了,磨白面、碾小米,还要把猪圈、马厩里的粪倒出来,用排子车拉到自家的地里,然后是杀猪、磨豆腐、扫房子……主妇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蒸馒头、生豆芽、打毡子、糊护门、拆洗被褥,甚至枕芯里的瘪谷也要倒出来,洗一洗、晒一晒,收拾干净了,再重新装进去。那时的老太太大都手巧,戴了老花镜,盘腿坐在土炕上剪窗花,插着牡丹花的圆肚子花瓶、手牵手的小娃娃,还有咧着嘴笑的大红石榴。村子里有学识的老先生也在院子里支起了桌子,忙着给乡邻们写春联,每写完一副,候着的一群人便都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一番,写的是隶书还是行书,这个“春”字有几种写法,这个“梅”字又有几种写法。
等到年三十的黄昏,粘了窗花,贴了春联,挂了纸灯笼,供上了祖先的牌位,鞭炮放过了,饺子也煮到锅里了,那种按捺了一年的喜庆、吉祥、欢乐就从黄土院墙里溢了出来,在亮着柔和灯光的街巷里漂浮着、袅绕着。
初一这天是要起五更的,所以,不等天上的星星隐退,山庄就喧腾起来了。大户人家也罢、寒门小户也罢,只要开了门,先噼里啪啦放一挂鞭,然后再点燃除夕夜就架好在院中央的一堆柏树枝,于是,家家户户院里火焰跳跃,清脆的声响伴着柏枝香气,一直飘向远天,和山头的霞光连在一起。
新年里的第一顿饭仍然是饺子,但这些饺子里,其中有一个是包有硬币的,据说谁吃到了就会走运一年。小孩子不管那么多,草草吃过饭,一抹嘴一撂碗,就跑出去了。
小伙伴们都穿得新圪崭崭的,女孩儿的辫梢还系着红头绳或者新缎带。大家牵着手儿,或者挽了胳膊,唱着儿歌,蹦蹦跳跳地去拜年,人小心儿也不大,出那家进这家,作揖、磕头,不过是为了多挣几个糖块。
人过年,村里的石磨、水井、古树也都要跟着过年,被人贴了“白虎大吉”“细水长流”“树大根深”的红纸帖子,远远望去,红圪艳艳地透着喜庆。
等拜完年,大人们也出门了,手抄在袖筒里,三两人相跟着走在街巷里,只要逢着大门就会进去坐一坐、说说话,劳碌了一年,只有在这一天里,身心是最舒展的、没有负累的。男孩子闲不住,跑来跑去捡没炸响的蔫炮仗,捡到一大把了,就把捻儿拽掉,然后把炮仗折成“V”字形,五六个为一组,在碾盘或者空地上摆几个圆圈,然后拿燃着的香点燃其中的一个,蔫炮仗打着旋儿,火星飞溅,就把周边的都引着了,霎时金花四处迸射,招惹得孩子们一阵一阵地跳着脚拍手欢呼。女孩子翻花绳、踢毽子,玩着平常日子里的游戏,也有人家十分娇惯闺女的,年前就在院子里给拴了秋千(两棵相邻的树中间系一根粗麻绳),因为稀缺,所以,秋千常被女孩子们争来抢去,大家推推搡搡、嘻嘻哈哈地闹成一团,抢不到的也不恼,默默退到墙角里,听蹲在那里晒日头的老人们说古。
过了正月初一,年不过是刚刚拉开帷幕,从初二开始,山里人开始走亲戚了,乡间小道上,到处是移动的身影,有骑自行车的,也有步行的,大多是穿着新装的主妇,一手牵着孩子,另一只胳膊的肘弯里挎着篮子,上边蒙了自己平时包头的方格子围巾,边沿处露出点有红梅花的大点心(馒头)。小孩子的脸被冻得红彤彤的,双脚却一跃一跃地弹跳着,那颗小小的心哦,早就飞进了姥姥的家门,惦记着八仙桌上的核桃、红枣、葵花子,还有姥姥那大襟衣服口袋里揣着的压岁钱。一般去姥姥家就把舅舅家的亲戚也走了,那年月里,分家没分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即便搬出去另过的,也还在一个村里,于是就琢磨,会被娘带去大舅家吃饭,还是去二舅家吃饭?大妗子做的饭好吃,二妗子人随和,压岁钱嘛,都一样的,像是两个妗子商量好了的,要给一块都给一块,要给五毛都给五毛。
然后,初三是姑姑家,初四去大姨、小姨家,交通不便利有不便利的好处,亲戚一天只走一家,正月里要的就是这种闲适与舒缓。照旧是父母骑了自行车载着去,中午饭大都是烩菜和开花馍,一人端一碗,天气如果晴好,大家就都圪蹴到院子里吃,大人们叙着旧、说着年景,也说着收成或收入,说家里琐事和孩子的成绩,当然也有说儿女婚事、感叹婆媳关系不和的。小孩子才不管这些家长里短,进了门先把糖呀、瓜子呀、落花生呀塞满衣袋再说,当然,好久不见的表兄妹聚一块了,也是开心得不行,吃着零食、玩着花炮的时候也忘不了互相攀比:“我今年考了全班第X名,你嘞?”“我这个裤子是在城里大商场买的,你这个还是缝的吧?”“缝的咋了?!我今年两身新衣裳呢!”“我挣了15块钱压岁钱了,你嘞?”傍晚回到家,把压岁钱全掏出来,放到土炕上数了又数,然后把纸币一张压一张叠好,再卷成一卷,这才跑着去向父母炫耀。数字报出去,总是又后悔了,这么一大笔钱呢,万一被父母惦记上了咋办?于是,把钱藏了一个地方又换一个地方,即便如此,躺下了还是睡不踏实,总担心自己睡着了压岁钱被父母偷偷拿了去。
年就这样慢慢地朝前挪着步子,山里人在寒暄声里、在祝福声里,把年推向了元宵节的欢腾、喜庆里。
亲戚走完了、压岁钱也挣完了,新衣裳也被当娘的洗过了两三回,黑夜挂在火炉旁,一早上起来抻展了,再套在棉衣、棉裤之外。似没有什么可惦记的了,大人们又开始催写寒假作业了,但偏偏在这时,又有锣鼓之声响了起来,那鼓点忽远忽近、时急时缓,加上摔炮、擦炮、小火鞭,猛不丁就在院外炸响一个,搅扰得一颗心就像猫爪子挠一样难受。
其实,各村在一过破五就开始忙碌着筹备元宵节的节目了,大姑娘、小媳妇,还有爱好文艺的积极分子,就都被叫到了大队院里议事。村干部忙着给大家发糖、发烟,笑脸相迎地询问今年的元宵节上什么节目好,一成本要小,二要能在乡镇的会演之中夺彩的。要说夺彩,肯定还是舞龙、舞狮子,或者摆旱船啊,但那个得置办行头,又得买道具,不下本咋行?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扭秧歌成本小,衣裳和扇子可以买,也可以租,反正花不了几个钱,要出彩的话,找个能出丑的男人反串个角儿就行。于是,秧歌队里就有了个身穿大襟衣裳、大裆裤子、打绑腿的媒婆,头上戴着一朵大红花,脸颊上涂两坨胭脂,嘴里衔个大烟袋,上唇边还得点一个大痦子,要么手里挎个篮子,要么拄根拐棍,夸张地扭着屁股,看见边上有小孩子看热闹,就扬起大烟袋撩逗一下,于是就引来一阵哄笑声。往往是排练节目的时间里,村里的能人和手艺人也被召集了来,忙着糊彩灯、装彩车,八仙过海一般,各显各的神通、各显各的技能。
村里的节目排练到正月十二,就得到乡里或镇上会演,热热闹闹、吵吵嚷嚷一下午,一二三名就被评出来了,入围的没入围的都开心,正月天嘛,还不是都图个热闹、图个高兴?没入围的回家妆一卸,照样和面包饺子滚扁食汤;入了围的就得紧锣密鼓地准备,因为正月十四要代表乡镇到县里会演的。
这时候县里的喜庆气氛已逐渐涌至高潮,4个进城的官道口都搭起了高大的彩门,其实就是用数根木杆搭一个高十多米的长方形的大门洞,上边插上柏树枝、挂上红灯笼,四围还要装饰几圈小彩灯。
从正月十四开始,城里、乡村真正的狂欢节就开始了,扶老的携幼的,大家又都穿得新圪崭崭的,涌向了城里,老人拎了板凳去戏园子里看戏,年轻人领了小孩子顺着人流看文艺表演,小孩子看不见,就被大人扛到肩上、架到脖子上,或者干脆放到街道两旁商铺的窗台上,还有顽皮的小孩子会爬上树坐到树杈上,那悠哉悠哉的表情和神态,着实让人羡慕。
扭秧歌的过来了,摆旱船的过去了,还有扛妆的,舞龙、舞狮子的,看着看着就腻了,这时候,武跷队就出现了。文跷是表演,吹的有曲牌,但大多数人听不懂;唱的有唱词,但吵吵嚷嚷的也听不清,若行头足够新、演员又年轻的话,还有点看头,否则就乏味多了。武跷就不一样了,讲的是炫技,武跷演员可以踩上高跷跳高、跳远、跌八叉、扑蝴蝶……都是高难度的动作。对于最经典的“扑蝴蝶”节目,据说是早年间有,后来慢慢就失传了,反正我没见过,后来翻阅资料,才对其有一些了解,好像是一个演员踩着高跷,用棍子把纸做的大蝴蝶在空中来回晃动,另一个演员踩着高跷左扑右扑,直到扑到为止。
我小时候见的武跷,是由县里的铁合金一厂、三厂或白水泥厂的工人表演的,都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要身高有身高,要颜值有颜值,所以武跷队一出来,围观的人如狂潮涌动,口哨声、欢呼声此伏彼起。别的文艺表演过来了,需要维持秩序的人打场地,武跷队却不用,只要领队的一声口哨,所有演员会一跃而起,跳起“跌旋风”(大劈叉),几十副高跷“啪”地一声,齐刷刷地落地,围观的群众生怕伤着自己,自然慌忙向后躲避,场地就打开了。武跷队伍一摞4层,呈金字塔状,最底层一般为16人,脚下踩着高跷,肩上扛一横杠,杠上有间距相等的铁环,用来插第二层人的8人高跷,依次类推,第三层为4人高跷,第四层中间站一个踩高跷的人,表演时,整个“金字塔”形的队伍要动作协调,要动都动,要停都停,前行、倒退、向左、向右,随着曲牌变换花样和队形。表演结束时,站在最高处的那人会从后背刷地抽出一卷红绸子,猛然一抖,即是“祝全县父老乡亲新春快乐”的红底金字条幅。
这些文艺表演队,下午在街上表演,上午则是串单位的,每个单位门房和办公室都有值班的,只等着村里或者厂矿的人来表演,表演前得先送帖子,其实也就是一溜三指宽的红纸,上写着“恭贺新春”,门房的人接下了帖子,就把纸烟和糖块备上,等文艺表演完了,发烟撒糖,热热闹闹的,皆大欢喜。人家赚糖赚烟,小孩子甚也不赚,却也高兴地屁颠屁颠跟在喜欢的文艺表演队后面,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串,跑一天也不觉得累,晚上照旧吵着让家人带着出去玩。于是,穿上小氅子,戴上帽子、手套,各家的孩子都包裹得跟个小老虎似的,被大人抱着上街看彩车、看花灯,或者到街心广场上看那些青年男女,又跳又叫地放烟花、放响炮……
总是还感觉意犹未尽时,年就伴着踩高跷、舞狮子、扭秧歌,以及夜空里炸开的五彩礼花一起,逐渐消散在新一年的征程里。农民又拿出了农具、小孩子又背上了书包,春已悄无声息地来了,在地头,在枝头,在教室里,也在新一年的希望与期盼里。
张俊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