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凸显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在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力量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征程上只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用丰厚文化资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列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凸显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力量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我们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丰富人民精神生活需要在思想领域、精神领域做人的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更加坚定。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国家、社会、公民价值要求于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遵循。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要创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式,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勇于牺牲的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先进道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养成和引领作用,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要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用丰厚文化资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永不褪色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当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锻造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在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安排部署。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则能为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
要摈弃把公共文化服务当作休闲娱乐的片面认识,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使其成为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实效性,提高图书、文化演艺、美术、博物服务的便捷性可及性,让城乡居民享受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创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使主流媒体成为提升人民群众精神境界和审美趣味的主渠道。要顺应移动化、可视化文化消费趋势,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探索文化服务的新路径、新业态、新模式,拓展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渠道,打造云端精神文化大餐。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同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作者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副教授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