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鲜明特征。在中国谋求发展的历史中,不断探索着“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使其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关联。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同时还与世界生命共同体相连,彰显了中国担当。
哲学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以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为视角,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目标,超越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观念。这是顺应人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从科学与哲学的角度对自然作了清晰的解读,自然的“自在性”和“属人性”决定了人与自然是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对自然两个本质属性的论述,也为之后理论转化为实践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提出了自然的“惯常行程”,认为自然尤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其所呈现出的各种变化,拥有自己控制自己,自己指挥自己的能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个自然界内部,从无机物发展到有机物,然后经过几百万年的历史演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才产生了人类。区别人与动物的关键点就是“劳动”,劳动使人进入了社会关系当中,由此便于自然界中分化,拥有了其他生物从未有过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的发展依旧是属于自然界的发展。这样分化产生了两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种关系也就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实现人的发展。自然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了丰富物料,这样重要的物料来源也成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融入社会的意义也再次凸显。所以人类保护自然,就是维护自身的发展。
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践路径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我们也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一直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并且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比如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比如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比如要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全世界一起努力实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表明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需要全球人民共同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成为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式现代化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倡人在积极主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中,要承担主体责任,自觉地以伦理的方式去关照生态,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用最小的物质消耗满足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需要,规避物质变换的断裂风险,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并联”的现代化,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戎玮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