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太行山南端最高处的陵川县,远古先民吃水非常困难,只得傍水而居、逐水迁徙、居无定所。水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人类可以在远离江河的地方开辟出稳定的生存、生活空间,有效地躲避洪水的侵害,促进了村落、城镇的兴起。
散落在黄土高原的一眼眼水井,孕育了无数个村落,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农家人。在故乡王早岭村也曾有几眼水井,现存这眼水井位于村庄中间的北部山脚下,系单眼圆形筒井,井口内径约55厘米,井深近15米,井下内径2米多,井底有一条百余米长的人工渠通往山脉深处,水源为山脉渗出的泉水,井壁由青石围砌,井口由整块砂石开凿而成。
水井相传凿成于约300年前村庄初建时。清道光年间,社首召集全村劳力,请王姓先生指导,在村北山脚下选址凿井,确定黄道吉日祭祀完“土地神”“井神”后开凿,历时两个多月,井底出水,基本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问题;后因人口增多水源供不应求,村中长者动员全体村民轮流深入井底,从井底向山脉下方开凿了百余米长的引水暗渠,至此,山泉汩汩流出。300多年来,水井如同母亲,为乡亲的饮食起居、村庄的发展壮大输出了源源不断的甘甜山泉,滋润着一代代父老乡亲成家立业。
一条又粗又长的麻绳、一根狭长的扁担、两只由硬塑料或洋铁皮做成的水桶、一个大水缸,组成每家每户必备的家庭用水“四件套”,也是全家老小生活用水的运输、储藏工具。在悠长的岁月中,从天蒙蒙亮到夜深人静,每天都有“井水的搬运工”在水井和自家之间往返数趟,满足一家老小的吃水用水之需。当跋涉数百米、挑着满载的水桶返回或近或远的家中时,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溢于言表。拔水、挑水是苦力活,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拔水操作不当导致水桶落入水井的现象时有出现,因挑水动作不规范导致回到家只剩两半桶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前几年的一天上午,孩子们在水井周边玩耍,一小伙来到井口,双脚叉开立在井沿,双手攥着麻绳将桶放入井下,左右摇晃几下麻绳后却不见了桶,只好满头大汗跑到村里搬救兵,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大叔拿着带铁钩的长木杆匆匆赶来,只见大叔将木杆探入井下,满井口拨拉木杆数次,便将落井的水桶钩出。小伙忙给大叔点上香烟以表感谢,大叔边抽烟边给予“技术指导”,围观的孩子们高兴得合不拢嘴,既为大叔的高超技巧,也为小伙水桶落井的囧事。
儿时的记忆中,水井深不可测,井水源源不竭、清冽甘甜,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放学回家、玩耍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舀一瓢水咕咚咕咚下肚,口齿甘甜、沁心入脾、回味无穷。碰到干旱年景,水井出水减少,一时满足不了激增的用水需求,村民会错时错峰前往挑水,挑水的村民也会自觉排着长龙唠家常、开玩笑……秩序井然,其乐融融。每隔数年,村里还会组织村民淘井、清理暗渠,全村居民每户派一人参与,或清除井壁污垢,或将井底、暗渠里的淤泥搬运出井,或对井口周围进行扫除、清洗,使其焕然一新、清泉喷涌。在这一集体清井活动中,乡亲们分工合作,边劳动边交流,充满了劳动的欢乐,促进了邻里的和睦,并逐渐演变成自力更生、团结协作、邻里和睦的淳朴乡风民俗。
为了持续改善村民的吃水用水条件,村里党员干部带领全村劳力,20世纪60年代在村东部南坡脚下开凿了一眼机井,又先后在村里四个方向各挖了2个大水池,20世纪90年代起使用抽水机向村中水池抽水,至此,村民的生活用水与食用水基本分开,水井的供水压力得以缓解,村民挑水远、挑水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新世纪伊始,党和政府改善乡村用水条件,为乡亲们接通了自来水,定时放水,依靠井水生活的村民大幅减少;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进一步提高乡村生活条件,水泥路、闭路电视、互联网实现了“户户通”,家庭用水也实现了“龙头一拧水自来”,水井悄然退出百姓生活。
作为生活所需,水井仿佛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它是我们深入骨髓的记忆。一代代在甘甜井水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村里人,深知水源的珍贵和用水的不易,经年累月培养的节约用水、重复用水意识根深蒂固。春节归家过年,习惯性地舀起半瓢水,先洗脸后洗脚再洗袜子,母亲看了笑道:“现在不同以前了,用水不需要你爸再大老远拔水、挑水了,自来水随时有,用水不用再限量了。”母亲说着,又给我添了满满一瓢水……
是啊,现在,农业、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正在逐步实现。时至今日,曾泽被无数父老乡亲的水井已成为时代的烙印,游子永远的乡愁,全村父老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精神寄托,更成为一份值得世代流传的宝贵文化遗产。
张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