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加工的这批核桃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但现在国际市场不景气,我们就打算把产品一部分卖到国外,一部分开拓国内市场。”近日,汾阳市瑞优食品有限公司向晋阳海关申请对85吨核桃进行内销,其加工贸易业务负责人刘涛说:“我们确定一部分产品内销后,就向晋阳海关申报并缴纳税款,加工贸易手册很快就结案了,办理起来很方便快捷。”
加工贸易是一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与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企业经营面临海外需求端和供给端双重影响。根据相关规定,加工贸易企业因故不能复出口,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保税料件、制成品在国内销售,或者转用于生产内销产品。面对复苏疲软的国际市场和我国内需企稳回暖的态势,加工贸易产品内销成为企业发展的选择。
为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纾解企业困难,海关出台政策,2022年企业内销加工贸易货物的,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去年我们内销了330多吨核桃,只在公司电脑上点点鼠标就办结了海关通关、税款缴纳、加工贸易手册结案等一系列手续,还享受到了免征缓税利息等优惠政策。”刘涛说。
2022年,汾阳市瑞优食品有限公司向英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出口核桃货值809万美元,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一半,企业发展遭遇“寒冬”。针对该企业大部分加工贸易成品出口国为欧美等地的情况,晋阳海关及时获取海外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同时,组织加工贸易集中审核岗关员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详细解读保税货物内销便利政策,鼓励企业抢抓国内市场机遇、拓展销路,实实在在为企业纾困解难。
“我们设立专门的内销咨询窗口,公示咨询电话,建立关企加贸保税微信群,及时解决企业办理加工贸易业务遇到的问题。线上线下积极宣传加工贸易货物内销暂免征收缓税利息、加工贸易集中审核等海关惠企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少资金、时间和人力成本。”晋阳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刘卓婷介绍。
随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加工贸易由单纯的“两头在外”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速转变。面对企业的内销诉求,晋阳海关副关长姚宏表示,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走“国内国际双循环、内贸外贸齐驱动”之路,全面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正月刚过,汾阳市瑞优食品有限公司营销部一行3人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上了飞往阿联酋迪拜的航班,开启了赴中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海抢单”之旅。此次出行团负责人、企业营销部经理韩亚德信心满满地说:“近段时间迪拜有多场展销会,我们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利用这个好机会大力宣传产品,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让我们的产品畅销海内外。”
本报记者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