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读书是“福”

  因为频频有新作品见诸报刊,请我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或者我主动向相识、相知的挚友,喜欢文学的年轻人推荐书目的时候不少。
  我时常劝导周边青年人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读书是福、多多益善。我特别强调,别用带有功利性、实用性的思想、观念去读书,意即“非考不读”;要尽可能地去反复,深入精读所喜、所爱的经典书目。
  而我总是认真负责,从开阔人的视野,提升人的品位,提高人的鉴赏、综合素养、认知、技能水平方面综合考量;谨小慎微地给对方提供书目,且多数都是我不仅读过,甚至读过多遍,深有体会的书。如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世间》《历史的天空》《尘埃落定》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古文观止》等古典名著……
  我和愿意接近我的人说:“不论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大量时间、精力花费在娱乐、闲逛、闲聊上;要多读书,读经典书,提升人文素养,必将受益终生。”
  汉朝刘向有一句经典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精辟地论证了读书的重大意义。
  曾国藩在家书中教导后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读经典、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他教导后人第一,要读经典。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读书要求甚解;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只要选定了目标,持之以恒,走下去就是了,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句诗,不仅语言隽永,无可挑剔,而且“实用性、可操作性”极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在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杜诗详注》中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举有三说,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三曰:“识破万卷之理”。这三说,集中地反映了对“破”字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就是:突破、磨破、识破。
  就我本人来说,数十年来,早已养成了阅读、思考、写作的“习惯”,每天坚持不辍的阅读纸质书籍,或者是网络上的精彩文章;尔后抽出相当定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思考的过程,也就为下一步的写作,作了谋篇布局、框架结构、标题,开头语的思索;最后泚笔成文,完成一篇作品。
  有了上述作为,其“功效”,肯定是不仅仅在我创作文学作品上;还在各种社交场合,面对任何一位陌生人,不论其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均能得体的应对自如;即使在数百人的场所,我也能充满信心,从容淡定的进行授课、演讲,获得现场观众、听众的认可、欢呼、赞誉。
  多读书、读好书让我收获多多。
  如是,能够时间、体力、精力充沛的去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堪称是人生之大幸、大“福”!

王忠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06期

  • 第2023-04-05期

  • 第2023-04-04期

  • 第2023-04-03期

  • 第2023-04-02期

  • 第2023-04-01期

  • 第2023-03-31期

  • 第2023-03-30期

  • 第2023-03-29期

  • 第2023-03-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