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无土栽培……各式各样的设施农业对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近日,《山西省“十四五”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出台,提出到2025年,全省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40万亩,设施产量达到410万吨,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数量、质量、多样的需求提高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主食的直接消费减少,水果、蔬菜、优质蛋白的需求增加。人们的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吃得饱,还要体现在吃得好、吃得美。“大食物观”体现在百姓餐桌上,就是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让食物的品类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是“国之大者”,要树立大食物观,就要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我国设施农业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和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其中设施蔬菜占全国设施总面积的81%。我省此次出台的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就是要打造标准化的设施蔬菜产业、建设高端化的设施水果产业、发展现代化的设施食用菌产业。到2025年底,全省设施蔬菜年产量350万吨,年产值170亿元以上,蔬菜冬春自给率达到60%。
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设施农业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省要坚持园区化发展、标准化覆盖、科技化引领、市场化营销,按照“一带”“五区”“两山”的总体布局,着力构建布局结构合理、产业特色突出、资源配置科学、综合功能齐全、建设水平领先的设施农业发展新格局。要在区域内大力发展高标准农业设施,建设园区化、科技化、标准化、数字化的规模设施果蔬生产基地,打造我省高质量设施农业产业带和景观带。要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形成集约化、有机化、标准化、智能化和品牌化发展的新格局,将设施农业建设成为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农民增收致富的特优产业、农业转型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发展设施农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和菜篮子安全的有力措施。同时,设施农业有助于推动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从务农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和农业增值空间,赋能乡村振兴。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度集约化、高投入的农业产业,政府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设施农业聚集,确保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王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