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笔墨玄机要妙,有相当多的元素隐含在碑帖之中。所以习成书法唯有像著名书法家颉林先生这样,精研碑帖,解锁隐含在其中的书道要义,方可以执笔以碑学写书法的风骨,以帖学写书法的气韵。
颉林研习书法,远睹前人之奇迹,兼修碑帖,理念与实践双轮驱成,落笔成墨可以写得诸书皆成,博涉多优。走进他的书法作品世界,可以看到放笔直取的痛快淋漓,也可以看到刚柔相济的哲学内核,足以满足视觉之愉,正是书道渊妙代不绝人的优秀代表。
见素抱朴,不安排不造作。是颉林先生书法相当可贵的笔墨铺陈原则,从《月来天似水云起树为山》《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得心应手放笔直取的书法洒脱意象。这种脱离馆阁体的呆板,以上下非齐平、左右非方正的楷书作品,又以正大之魂嵌入魏碑斩钉截铁的精气神,相当清楚地显现着书法创作的书写效应。求得笔墨真趣、墨韵浑然,写得书质自然,绝无算子之状。必是生动多趣,让书法回归艺术本位,颇见文化弘扬的格局。除了楷书,他的隶书创作也有此风。《满怀大义两袖清风》一件,复作汉隶左掠右挑的丰姿多神,不求为佳反为最佳,正是以书抒怀畅志的上上品。
当然,要进一步体会颉林先生的书法成就,其草书创作更是一个可以明鉴书法真功夫的重要窗口。他的草书非常重视笔墨线条的塑造效果,把草书当为线条塑造的艺术真谛表达得一览无余。凌空杀纸、用笔在先,忽有一笔挥斥方遒,写下了秋鹰逐兔的无限动感。快如惊雷驰电,兴来小豁胸中气,满壁纵横千万字!复而使转笔墨,由疾入张,写出了落花飞雪何茫茫、风动梨花落的诗意词风,充满了文人书法的书卷气息,可以在低旋回翔之间,把书法线条塑造的类万物之象。起笔落笔,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草书写得智巧兼优,相当和谐完美。
用笔正大,设墨浑然。当代书坛书法有江湖风的流弊,这非常严重地削弱了书法文化的含金量。颉林书法法度严谨,绝不写粗头乱服的江湖体,也不作造作生硬的展览体,以怀素妙于瘦入体的草书,以张旭草书的妙于肥浑然铺陈。笔里有墨,墨里有笔,前后相随可以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能够在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他深谙书谱之论,妙作道法自然,《二月以破三月新》于纵横开阖之间,为当代草书借古开今的专业水准立标定位,也为当代美学的经典示范,当然是审美的琼花,亦是收藏的玉蕊。
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