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在监管服务上求实效

  日前,首届“山西精品”授牌仪式举行,38家企业的40个产品和服务入选首批“山西精品”。品牌是形象,质量是生命,必须发挥好监管服务职能,在强监管上“下功夫”在优服务上“出实招”,持续擦亮“山西精品”品牌,有效提升山西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形成一大批品牌企业和产品。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同时也是监管出来的。要聚力品牌建设,选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不断完善监管链条,加强综合执法、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多措并举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确保“山西精品”品质不褪色。
  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是“山西精品”的核心机制。要加强对获证主体的监督检查,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退出和失信惩戒机制。同时,积极为企业品牌的发展和推广架设桥梁、创建平台,大力推动简政放权,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着力构建“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更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多出优品、打造精品,为品牌建设添柴加薪。
  质量安全无小事。要创新监管手段与方式,着力补齐市场监管能力短板,引入多元监管机制,邀请社会组织、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管,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凝聚监管合力。深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行“抽检分离”,增强监督抽查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互联网+”智慧监管手段,加强信息归集和共享,不断提升监管质量和效能。
  品牌身份不是“长期饭票”,企业履责、从业者自律、社会监督、监管执法均不可缺位。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要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治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将风险排查与日常监管、双随机监管等相结合,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山西精品”企业实行全程公示、动态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严格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品牌信誉和消费者权益,助推公用品牌建设。
  久久为功者进。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拉高线”和“守底线”并重,打好监管服务“组合拳”,织密品牌保护网,以监督效能促进监管实效提升,定能推动企业品牌不断发展壮大,让“山西精品”成为金字招牌,走出山西、叫响全国、飞向世界。

甬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5-08期

  • 第2023-05-07期

  • 第2023-05-06期

  • 第2023-05-05期

  • 第2023-05-04期

  • 第2023-05-03期

  • 第2023-05-02期

  • 第2023-05-01期

  • 第2023-04-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