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大力创新发展模式

  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日前,以“新时代文化馆:开放·融合·创新”为主题的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精彩开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文化馆的职责与使命。要在创新发展模式上做文章,建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创新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馆繁荣发展的关键。要深入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着力打造“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基层服务点”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延伸文化馆的服务链条,通过总馆输入优质资源,扩大分馆的服务总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服务能级,更好地发挥分馆对基层的辐射功能,贯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同频共振,为经济社会提供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撑。
  数字化是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多措并举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文化馆沉浸式体验空间,为基层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服务,有效拓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增强数字文化服务效能,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确保广大群众在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真切感受信息化时代下文化活动和互动体验的无穷魅力。
  创新服务模式是文化惠民工程的内在要求。坚持软件和硬件双提升,优化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在推动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的同时,推动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创新“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互动式、点单式服务,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得到更好发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顺应文旅融合发展大势,大力创新发展模式,不仅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题中之义,也是文化馆绽放新光彩的内在要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加快转型与创新,才能真正提高服务效能,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让群众文化获得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加充实。
  文化因创新而辉煌,文明因发展而精彩。聚焦短板弱项、打通难点堵点,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丰富高质量文化供给,打造专业的综合文化服务体,我们就一定能够开辟新时代文化馆服务新格局,为引领社会风尚、传承文化发展汇聚新动能。

甬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9期

  • 第2023-05-28期

  • 第2023-05-27期

  • 第2023-05-26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24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22期

  • 第2023-05-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